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叶檀:股票市场必须转向

2013年11月29日 07:2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资本市场面临巨变,站在十字路口,监管者手持市场化与法治化两样工具。

  股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增加,多金融中心的并存,开股票市场未来之商机。

  市场化是未来取向,目前股票市场陷入市场信用不彰呼唤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增强使市场萎缩的怪圈。打破怪圈唯一的办法只有信任市场,信任市场的定价能力,因为只有信任市场才能创造效率。监管层围绕注册制的改革,围绕退市制度与并购重组制度的改革,目标正是提高市场效率,并使市场最终形成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三层架构,为投资者构建自律、行政处罚、法律惩处三重防护网。

  市场化离不开法治的护航,股票市场“贵族上市公司”、“贵族控股股东”的存在,违背了我们构建法治市场、公平市场的原意。内幕交易的泛滥以及昌九生化之类悲剧的不绝如缕,市场信用不彰难辞其咎。

  草创时期的金融市场,建立底线游戏规则是游戏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立足现实,现阶段我们可以不必提出过高的要求,但维护底线规则以及对规则的尊重不可或缺。例如不允许利益共同体提前购入重组股,一旦发现坚决停止重组审批并按照规则严惩利益相关者。公平市场、法治市场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标语刷出来的,而是一个个案例堆积出来的,只有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捍卫起来的规则才能树立起投资者的信心,让投资者相信底线的存在。

  绝非多余的是,很快,随着国企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将相继出炉,理顺国资投资与民间投资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公平高效的制度准则,是摆在监管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证券市场处于创新期,创新有形式创新,有制度创新。推出创业板、新三板、增加期货品种,是形式创新,但如果制度创新跟不上,市场迟早会进入僵死状态。制度创新是本质,股票市场亟需立足于本土的信用定价创新机制。符合初级阶段的信用,可以提升市场效率,又不至于使市场无节操到底。

  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除了风险警示之外,能否建立内幕交易、造假、掏空补偿基金,以快速低成本地建立信用溢价同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此类机制,退市制度将难以顺畅。

  事实上,股票市场已经有了保护中小公众投资者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股改时期的类别表决机制以及万福生科的补偿基金等,可惜前者作为股改的特例未能坚持下来。当下,我们应研究前者是否有必要成为常规制度,并同时为后者的大力推广设置前置条件。

  “转型升级,变革创新”,是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的主题,如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必须变革的时候,股票市场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受制于旧体制的束缚,投资热情被长期冻结,投机火花则四处溅放。此时,突破重点领域,奠定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根基,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股票市场税改的步子应再大一点      2013年11月20日
  • · 市场恢复平静 短期围绕2100点波动      2013年08月21日
  • · 7月26日融券余量前20只股票市场表现      2013年07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