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贷款额度紧张 购房者借纯抵押“曲线贷款”

2013年11月28日 07:55    来源: 广州日报    

不少银行今年房贷额度已经放完。(CFP供图)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 银行贷款额度紧张 机构称穗六条落地后二套房贷按揭比例跌至两成

  穗六条对外地购房者和二套房购房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少购房者因此被堵在门外。按揭公司称,穗六条落地以来,二套房贷按揭比例跌至两成,而做纯抵押业务的客户则有所增加了。业内人士指出,在穗六条新政下,资金缺口在100万以下的二套购房者更愿意做纯抵押业务,因为目前纯抵押与二套房贷款利率已相差无几,而且审批速度也相对更快。

  案例

  “曲线贷款”最高可贷七成

  看房看了三个多月的李先生,本月中旬终于看上了一套63平方米的二手房,跟业主谈好了成交价为120万元。由于李先生名下已拥有第一套房,在“穗六条”之前原本购买这套二手房只需付六成的首付,即72万元。“没来得及网签过户,就出台了穗六条,首付要加到七成。也就是说要增加12万元。”李先生称。

  由于李先生可以贷款的额度只有三成,有按揭公司建议他转做“纯抵押”业务。“有人建议,不如想办法跟亲戚朋友借点,凑齐钱做一次性付款,待过户后再拿这套房子去银行做纯抵押,最高就可以拿到七成的贷款,就相当于首套房贷的额度了。”

  所谓纯抵押业务,指的是借款人以现有名下房产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最长贷款年限为10年。专门做纯抵押业务的广州安家世行公司市场部陈溢溢对记者介绍称,银行对抵押贷款资金的用途有比较明确的要求。目前抵押贷款基本集中两种方式:以装修贷款为主的消费性贷款、和以企业资金周转为主的经营性贷款。

  记者采访了多家按揭公司发现,今年以来,在二手房交易市场这种“伪一次性付款”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尤以二套房购买者居多。

  以李先生为例,若办理二套房按揭贷款的话,最多只能贷到36万元,而目前二套房贷款利率一般要上浮10%~15%左右才能贷到款,也就是说利率要到7.2%~7.5%左右。而做纯抵押的话,可以拿到84万元的贷款,而利率一般是上浮20%,年利率约为7.86%。也就是说,在利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纯抵押能贷出的款项要远远高出二套房按揭,而且审批速度相对较快。

  市场

  二套房贷按揭比例急跌

  记者从各大中介行了解到,由于房贷额度的枯竭,放款时间的延长及限贷政策的升级,今年以来,按揭购房的比例持续萎缩,而一次性付款的比例随之大增。

  满堂红地产的数据显示,11月1日~27日,经其促成的二手住宅买卖交易中,一次性付款的比例为34.7%,比10月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而今年前十个月,累计一次性付款的比例是31.1%。“一次性付款比例在32%以上就已经很高了,现在已经接近35%,预计今年剩下的这段时间,按揭购房的比例还将进一步缩减。”满堂红市场部高级经理周峰表示。

  “穗六条”新政出台之后,按揭购房比例更是进一步下降。合富置业的成交数据显示,从11月初到18日,按揭购房的比例在整个成交中占比达到63%,新政出台后至今,按揭购房比例回落到56%,而改善型的二套房贷更是“重灾区”,按揭购房比例从11月前半段的一半以上下滑到新政至今的两成左右。

  合富置业市场部梁燕明认为,12月份房贷额度将更加紧张,二手房业主会更倾向于接受一次性付款买家。

  梁燕明告诉记者,“限贷”后,按揭购买二套房的客户喜好也发生了变化,成交面积急剧缩水。“新政前,还有不少按揭购买二套房的客户选择13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但现在基本上都是选择100~130平方米的中大户型。”

  行业

  “寒冬”之下按揭公司谋转型

  “穗六条”出来以后,按揭公司再一次感受到“寒意”。某按揭公司专门负责一手房按揭的梁先生对记者表示,近期“市道淡了很多”。

  专做二手房交易的资深按揭中介郑大源表示:“(穗六条)的影响肯定有,部分已经交了一年社保的外地人,或者手头刚好差了那么一成首付款的购房者,会被卡在门外。”

  诚赛按揭公司总经理卢志光则指出,穗六条中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这一条使得二套房按揭的比例减少。但实际上,他指出,这一政策对于按揭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二套房按揭在二手交易里占比不超过10%。“很多二套购房者都宁愿一次性付清,过户后再做其他品种贷款,如纯抵押等,所以这一政策对二套购买者冲击力并没有这么大。”

  不过,业内人士也坦承,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二手房按揭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除了部分与中介公司关系紧密、有稳定客户源的按揭公司之外,其余按揭公司会逐渐转型。

  卢志光也指出,目前该公司的纯抵押按揭业务量已占35%,现在政策对于二手房按揭进行调控,因此未来可能会更多地做经营性贷款和纯抵押业务。“纯抵押的比重会一直加大,未来5年甚至可能会超过二手交易。”他说。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