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此,政府多次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1年,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年均为11%,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已经达到15.9%。但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认为,这个口径是指每年新增的非金融企业股票和债券融资额占社会融资的额度,包括范围比较窄,例如直接投资于未上市的股权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产品等,都没有纳入到这个口径中。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如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横在监管层面前急需破解的一道题。
首先,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一个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已经初步成形,并且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标志着资本市场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又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小板已经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继续坚持不懈地发展,要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
同样,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创业板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如何加快推进这个市场的更快发展,如何让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创新型企业服务,同样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完善。
其次,要创新融资工具。这方面,优先股可先行,因为发行优先股可以很好地调和融资需求者与资金提供者之间利益分配的矛盾,解决公司在发行新股扩大资本的同时所带来的控股权被稀释和扩散的问题;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工具,为我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推进直接融资方面,还有很多的渠道和方式,而资产证券化就是其中之一。以最普遍和最流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例,信贷资产原本是流动性较低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后,使得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得到了有效衔接,打通了两者之间的渠道。
同时,资产证券化作为结构化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渠道。它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负债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为企业并购业务提供了很好的融资工具。
尽管举措不少,但是如何有序推进、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依然任重而道远。(证券日报 择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