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其近期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部分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开展类贷款融资或虚增存款规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降杠杆”首次写入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拟出“重典”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终结“高杠杆”时代,已基本成为业内共识,目前只是静待“靴子落地”,预计在“降杠杆”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和业务扩张也将进入“慢周期”。
近年来,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而银行同业业务“井喷式”的增长,着实功不可没。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认为,同业业务本质是贷款“假入表”,商业银行利用买入返售打通贷款和同业资产的路径,实现期限错配。从2011年以来,同业信贷对社会融资拉动作用越发明显,体现为买入返售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高度相关性。“根据我们估算,今年一季度,同业信贷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超过5.2万亿元。随后在二三季度出现回落,三季度按照存款性机构资产负债表估算,同业信贷规模为4.9万亿元;按照银行财报估算,约为4.86万亿元。”陈伟表示。
据了解,除了对同业业务的合同签订、业务期限、会计核算等方面将做出系统规定,还将叫停诸多灰色操作手法,还原“类信贷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其真实风险。业内认为,同业业务的治理将造成明显的流动性压力。若买入返售业务模式完全退出,则意味着下一年的有效信贷投放将减少。据东方证券估算,目前信托受益权类买入返售业务规模约在1万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