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间,中国铝业发布关于中铝香港拟向中铝海外控股转让股权及银行贷款的独立财务顾问意见,这也是一个多月以来中国铝业关于转让持有西芒杜项目中铝铁矿65%股权的第六条公告。
各家央企在最后两个月里频繁做资产加减法。各家央企前三季度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巨额亏损的阴云依旧笼罩在一些央企之上。
根据WIND数据统计,由国务院国资委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亏损的达50家,总计亏损194亿元。
伴随着企业巨额亏损的是企业处置自身资产,在亏损位居前列的央企中*ST远洋、中国铝业、中海集运、*ST二重、中海发展、招商轮船、华电能源等7家上市公司分别都有处置资产的情况,截至第三季度,7家公司包含已处置和拟处置资产估价达284亿。
这些上市公司处置资产的方式大相径庭,有的由控股公司接手不良资产,有的将生产资料除旧换新。但殊途同归都是为扭亏为盈保壳过冬。
记者发现在亏损额度较大的这些央企,基本集中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化工和有色金属四大类,交通运输中又以航运业居多。
中国铝业所在的有色金属行业同样处在低谷,严峻的行业基本面让企业扭亏之路异常艰辛。券商研究员认为,铝价持续低迷,新增产能使铝价疲弱基本面难以扭转。
航运行业低迷形势下,通过售卖资产来增厚利润的航运企业并不是个例。14家上市航运企业三季报显示,有10家处于亏损状态,其中*ST远洋前三季亏损20亿元位列航运企业亏损之首。
中海集运今年两度出售盈利能力较好的码头资产,若交易完成,合计增利达11.3亿元,但在其背后是三季报16.7亿元的巨额亏损。
但另一端是国际航运巨头在如此不好的大环境下,依然盈利。马士基航运交出靓丽三季报:当季实现营收68亿美元,净利5.54亿美元。一位马士基的员工直言:“中国航运企业的巨额亏损和公司管理有一定关系。”
一位南方大型基金经理也认为:“企业管理者并不是财产的最终所有者,不可能像真正的股东那样关心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及保值增值。” 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