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热衷于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但能够行权的上市公司并不多
每逢年末,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事项就会加速。今年已有126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但是由于部分公司业绩不尽如人意,激励方案中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导致许多公司计划“流产”。 (记者 杨欣)
截至20日,今年有126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其中在本月20日的同一天里,深市主板和创业板就有长盈精密、双林股份和宗申动力三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126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18日,康德新推出了修改的第三期股权激励预案,获授管理、技术骨干共162人。授予的股票期权自本期激励计划首次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激励对象可在未来36个月内按照40%、30%、30%的比例分三期行权。同一天,双林股份和中威电子两家公司宣布停牌,筹划股权激励方案。
今年,独一味、中国建筑、鹏博士等126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冠昊生物、昆明生物等11家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相较之下,去年同期A股市场涉足股权激励的公司不足今年操办股权激励事项公司数量的一半。
短期股价跑赢大盘
股权激励对二级市场股价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宜安科技为例,公司11月12日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后,公司股价5个交易日涨幅达16%。同样,抛出股权激励的德尔家居在股市大幅下挫之际却逆势上涨。统计显示,本月,10只推出股权激励的公司,平均股价涨幅6.86%,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
华泰证券分析报告中,对公司股票事件前后不同时间窗口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股权激励公司股票表现优于大盘指数,存在着明显的市场效应。
评判法则
考核条件越严格越好
虽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不少,但是细分下来,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于人才资源依赖性较大的企业、高度竞争的行业,往往比较热衷于进行股权激励。例如,金螳螂进行股权激励之后,同行业的亚厦股份、广田股份、洪涛股份等都开始操作,不然的话,这个高度依赖设计师、项目经理的行业,人才流动是分分钟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各类机构评判股权激励方案优劣主要看四点:一看方案设计,总的来说,期权方式要比限制性股票的方式好;二是看考核条件,激励对象需要达到的考核指标自然是越严格越好;三看激励对象的数量,一般是越少越好;四看授予股权,民企比国企更灵活。 (记者杨欣)
股价低于行权价 行权资格等同废纸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郑培敏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奥妙说:“激励方案中,都是提出净利润增长率的要求,只有达到目标,才有资格行权。其中暗含的一点是,股价(或者说市值)必须在一定的位置之上,才有行权的价值。如果股价还低于行权价,那就还不如从二级市场直接买入,行权资格就等同于一张废纸。”
正是由于随之而来的约束条件,因此能够真正实现行权的上市公司其实并不算多。根据荣正的统计,真正兑现的只有40%左右。
统计数字显示,自2006年以来因为业绩不达标而终止股权激励的公司多达115家,其中三五华联、新宁物流、名流置业、万科A等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在此期间遭遇了两次以上的股权激励“流产”。
最“悲催”的要数联信永益了。在2012年的股权激励计划中,联信永益要求当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200%;但是公司当年前三季度亏损同比扩大46.07%至7191.61万元,全年亏损扩大至8000万元至9000万元。公司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主要客户投资进度不断放缓、工程建设周期延长,导致公司收入规模下降、收入确认滞后、利润率下降。
公司留下业绩不达标“后门”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业绩承诺不达标而给股权激励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是普遍现象,即使在遍地股权激励的国外市场,真正行权的也只有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家公司今年的业绩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股权激励考核目标更是相去甚远,但其高管和员工参与股权激励却是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好生意。即使是需要高管掏钱购买的限制性股票,上市公司也留下了达不成业绩目标的“后门”:公司将以授予价格予以回购并注销。
更有甚者如鼎龙股份,其2012年股权激励方案的回购条款中明确表示,若公司业绩考核条件不达标,不仅以授予价格回购并注销激励对象所获限制性股票当期未解锁份额,还将补偿同期银行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