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金融监督和协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公布了今年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工行成为此次唯一新增的银行。至此,中国已有工行和中行两家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其中中行已连续三年入选。
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正逐步成为引领世界经济金融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也对中国银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相适应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机构,已经开始在到国际舞台上一显身手,但是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竞争之激烈与监管标准之严,稍显底气不足。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实力上升,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较低水平,资本也较为充足,使得中国的银行在全球金融系统中逐渐拥有了一席之地。
此次工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中行连续三年位列名单之中,正表明了中国银行业机构迈向国际化的趋势。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一直被视为全球银行业的“稳定器”。获得这个“称号”的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较大影响甚至是系统性风险,因此对其监管尤为严格。今年新名单的发布,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监管标准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监管体系也更加健全。
2012年7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随后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监管规则和指导意见。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核心要求,结合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实践,银监会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慎资本监管框架。今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资本监管规则与国际资本监管规则一致性的评估报告,积极正面地评价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而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又有了新的定位。
不过,与此同时,工行和中行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国际监管。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国际社会要求对它们统一监管,这在客观上导致这些银行将承担更多的监管压力。但这既是中国银行业所要承受的挑战,也是机遇。
对此,银监会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稳步推动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和市场约束,不断增强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积极促进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着手建立和健全预防性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指出,国际监管标准层出不穷,且趋向从严,银行业必须在现行的监管体系下更加严格地完善自身,提高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为更多银行走出国门做准备,为继续提升中国金融影响力打基础。(农村金融时报 李林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