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厉以宁解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2013年11月17日 07:19    来源: 新华网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厉以宁教授“中国经济双重转型”报告会既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学举行。在当下中国经济正在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厉以宁教授以耄耋之年出版《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这部著作,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中国的经济正在迈向2.0时代。厉以宁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大大拓宽和深化了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凝聚了改革的共识,增强了继续推进改革的信心。

  新书发布会后,厉以宁教授进行了主题为“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演讲。厉以宁教授以83岁的高龄,坚持站在“讲台”上进行演讲,声音铿锵有力,观点独特,剖析深入,时不时引发听众的热烈掌声。在演讲中,厉以宁教授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热点问题,包括产权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城镇化问题等做了深刻的阐述。在谈到对中国农村未来的改革方向时,厉教授说,土地确权是当前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始,它对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厉以宁教授表示,如果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而没有对国有资本配置体制进行认真改革,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就很难有重要突破。厉以宁教授分析了对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并大胆设想了改革的目标——强化国资委对国有资本的配置权,而不再主管一个个国有企业。

  会上,多位学者就厉以宁教授的演讲和“中国经济双重转型”进行了发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表示,厉教授的著作是以当代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命题的解释和解决为出发点的,通过大量历史文献考证,解史论今、解西论中,来解释中国当代的问题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宋光茂说,厉以宁教授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思想概括为老城区加新城区加农村新社区,三条道路同时通向城镇化或许是中国最易行最顺畅的城镇化之路。宋光茂表示,厉教授的这一思想可以称之为“厉城镇”。其中值得玩味的是农村新社区,就地城镇化,这应该是中国城镇化的最佳道路。

  最后,厉以宁教授回答了本网记者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内容丰富的全面改革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您认为政府和市场在未来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们的边界是什么?在这种角色转换中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厉以宁教授说,政府跟市场之间的关系,过去用过小政府、大市场形容,现在经济学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提法可能不准确,因为政府的管辖范围不能用大小来衡量,说小政府,政府人少,所有的政府人都少,不能比老百姓多,所以“小、大”不能说明。“强”怎么样?这也不准确,强政府是不是意味着把不该管的都管了。 我都用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来说明。政府要有效率,市场要有效率,政府的效率表现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市场效率表现在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政府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必须做好,市场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做不了、做不好的时候,政府就来做。

  厉以宁教授以其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他的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政策和趋势具有一定风向标作用。厉以宁教授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