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跟风者必死无疑 中小企业靠“微创新”闯天下

2013年11月12日 15:16    来源: 金陵晚报      江芬芬

  11月8日,“GMC·创新中国行——与世界顶级设计大师对话”高端论坛在江苏苏州召开,包括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伦巴第省总部主席Ambrogio Rossari在内的多名国内外知名设计大师,与华东地区将近500名制造企业就创新升级进行交流探讨,力图扯下中国制造的“山寨”标签。

  跟风者必死无疑

  据GMC优质制造商联盟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在受访的近千家企业中,超过六成的制造企业将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过知易行难,此前活动主办方——环球市场集团市场总监魏涛曾拜访了华东地区近20位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发现七成企业“不敢创新”——要么没有实力创新,要么没有意识创新,要么创新后不敢营销,怕被抄袭。

  他向《金证券》记者透露,上海某家企业老总与其交流了最新的研发成果,这家企业的产品与世界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的欧司朗同台出售,且定价比欧司朗的产品还要高。当被问及是否参加创新产品全球评选活动时,这位老总迟疑了一下:“如果参赛是不是被抄袭的风险大了?”

  在此次论坛上,法国知名设计师Jean Pierre Vitrac并未回避上述问题。他以有“英国乔布斯”之称的戴森为例,“戴森没有像传统的吸尘器一样,在外面套一些塑料的壳子,他开始做这个设计的时候,没有公司愿意生产这个产品,最后不得已才成立自己的工厂。”他向与会企业家介绍,这些独树一帜的吸尘器一经上市就非常成功,同时其他产品也争相抄袭戴森的概念。颇具意味的是,其中最大的抄袭者就是起初拒绝生产这个产品的企业。

  Jean Pierre Vitrac直言,即便戴森的产品被其他竞争者仿效,但其品牌形象不会被撼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拷贝者或者在前一两年还能够获取一定利润,但如果没有创新机制,迟早还是会被淘汰的。

  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伦巴第省总部主席Ambrogio Rossari则向《金证券》记者表示,“如果公司有仿冒的历史,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加入到我们的协会,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

  产品过剩“微”处着手

  对于中国式创新,或许可以用“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来形容。一方面,科技的跨越为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奠定基础,互联网的普及把信息的差距拉平、获得的成本拉低;另一方面,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让企业创新显得愈发艰难。

  前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林敏就有些无奈,如今手机同质化相当严重,手机的内核越来越像,设计师能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外观和界面这“两层皮”。

  创新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许多中国企业盯上了“微创新”。这种创新不像过去需要在技术上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而是希望一些小的改变能带来体验上大的不同。以自己的老东家三星为例,他们做S3的时候,注意到消费者用手机看小说的时间太长,屏幕没有点击就自动启动屏保,这让人很扫兴。三星这款手机通过对前置摄像头进行创新,当用户一段时间没有和系统交互从而系统准备关闭屏幕的时候,系统先打开前置摄像头“看一眼”用户是不是在看屏幕。如果检测到用户的眼睛,那么就延迟关闭屏幕,让用户可以不受干扰地继续阅读。

  在论坛现场,百度前首席设计师兼用户体验部总监郭宇也感慨,现在已经进入了敏捷用户体验的新时代,“像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最近两年拆分成很多细小的事业体,就是为了敏捷,三个月推出一个产品,半年换代。”

  “创新说到底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大企业有实力剥离团队在新方向新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小企业则要尝试从细节入手,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林敏对《金证券》记者说。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