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联手德国再造“新城” 佛山寄望工业服务业

2013年11月12日 07:5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从广佛线的终点站出来,坐了约十分钟的计程车,跨过东平大桥就可到达佛山未来的中心城区——佛山新城,也称“中德工业服务区”。这片核心规划面积约5.76平方公里的土地,街道宽阔干净但人烟稀少。

  这里曾经被称为佛山的 “西伯利亚”,但已被定义成未来的“中央区”。佛山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友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这里是佛山未来的中心,也是佛山新的起点。

  事实上,未来中心不仅仅是为佛山居民打造的,也是佛山向德国乃至全世界招商引资的一张新名片。

  11月初,《广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根据该规划,佛山将通过德国引资、引制、引智,来破解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转型难题。

  林友侨表示,佛山的改变是要从“产业佛山”向“城市佛山”迈进,不仅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要摸索出一条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

  以工业服务业提升竞争力

  东平河的南岸就是佛山新城所要打造的核心——“中德工业服务区”。该区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核心面积5.76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至2015年,中德工业服务区将完成“起步阶段”,初步建成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成高端商务和科研载体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并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佛山第三产业GDP比重将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将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从佛山现行的经济状况来看,2012年佛山工业总产值达1.47万亿元,位列广东第二,全国第五。“佛山有13万家制造型企业,基础比较雄厚,也产生了美的等一批大型企业,但大部分都是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不强。”佛山新城管委会产业研究和促进部副部长黄雄表示,佛山希望可以找到提升竞争力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佛山看来,无论传统制造业还是工业服务业,德国都是一个世界标杆。黄雄表示,佛山将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佛山制造”中的短板为突破口,引进德国乃至欧洲高端制造企业和服务机构,与“佛山制造”进行嫁接,提高“佛山制造”的质量。

  在黄雄看来,工业服务业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广东几个平台的建设来看,前海实际上是一个现代服务区,珠海横琴主要是搞金融,也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种,而工业服务业所包含的研发与佛山当地制造业联系最为密切,我们就想通过工业服务业来提升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

  工业服务业被寄予厚望

  佛山已为中德工业区明确了产业定位,即从研发设计和检验检测、职业教育培训、国际企业总部、国际商务和中介机构以及国际化城市环境等各方面推进核心区的建设。

  林友侨向记者介绍,科研和公共创新平台方面,除了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合作的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初步建成外,德国TüV莱茵集团佛山检测服务机构也将落户。除此之外,服务区还将打造投资额约30亿元的中德高技术服务平台和中德高技术实验园两大科研载体,引进300~500家高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

  黄雄表示,依靠单个企业完成创新,需付出高成本并承担高风险,而通过运用市场之手,盘活资源,可以为工业服务企业提供孵化。

  在国际商务和中介服务机构方面,服务区引进了德国对外贸易经济协会中国办事处和德国知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机构VJP法律事务,并与德国工商会AHK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与西门子合作建成产业链创新聚集平台。

  林友侨介绍道,为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佛山还将组建“中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保障投资者权益。

  不仅如此,中德工业服务区还“看上了”德国的职业人才。“我们这里将来要聚焦的是白领,而非蓝领。”林友侨对记者表示,为了获得“德国制造”背后真正的人才力量,服务区将与德国F+U培训中心、佛山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西门子自动化技术示范中心,以及德国凯勒数控仿真实训平台等开展三元制职业培训,并建设“佛山云制造体验培训中心”,让企业及时获取制造资源与服务。

  “此外,我们正在与德国退休工程师俱乐部在洽谈合作,让德国已退休的工程师前往佛山对我们的人才进行培训。”黄雄说。

  在黄雄看来,中国的工业园千千万万,城市发展模式成百上千,中德工业服务区要想成功必须得 “接地气”。“德国机构也好,企业也好,最关心的必然是市场。”他认为,政府的功能就是搭建一个能让科研机构在佛山生根落地、接地气的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周围自动就会聚焦一群科技型的企业。

  建“仿真德国”吸引人才

  与其他新城不同的是,佛山新城管委会认为,新城建设要见物,也要见人。“若能留住德国工程师,就可以留住一大批中高端人才。” 为此,佛山新城管委会主任赵海提出了“产、城、人”共同发展的概念。赵海曾对媒体表示,产业和城市是人的两种载体,而人的发展才是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市民感到这里宜居宜业,人才更有归属感,产、城、人三者是互动发展。

  佛山新城的规划中,产、城、人三者合一。所谓“产”,工业服务区即代表新城的产业定位和方向;城,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将“小桥流水”和“高楼大厦”穿插组合,让街道的拐角也有咖啡店;人,则是以人为本,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有地铁、轻轨、地下及空中慢行系统等,让高效率、慢生活相得益彰。

  2013年5月,中欧城市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佛山举行,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佛山可以争当中欧城镇化合作的示范区,这一想法得到佛山市积极响应。

  在中德工业服务区规划图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除了180万平方米的中心商务区,其余大面积的土地划给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务中心和绿地。

  除此之外,佛山新城CBD二期还将由佛山宗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仿真德国”。据了解,该项目除了为德国等国际企业进入中德工业服务区牵线搭桥外,还将从硬件、软件、服务、生活和工作等多方面向德国看齐,包括德国社区、德国医院、德国酒店、德国风情街等,以让德国企业人才有宾至如归之感。

  黄雄告诉记者,为了使自然环境也向欧洲看齐,中德工业服务区的绿化率高达40%,其中包括两个大的公园以及一条总长达8公里的滨河生态景观带。

  林友侨强调,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不在欧洲、胜似欧洲”之感。

  吸引多家国内企业进驻

  然而,令人着急的是,漂亮的规划和勃勃雄心背后,产业和人气并未同步见长。虽然这与当地多数建筑未完工有关,但一年多过去了,国际企业进驻的情况似乎并不理想。

  记者从佛山新城官方网站上看到,今年下半年以来,除了德国两家媒体先后来访,鲜见有德国或国际企业总部宣布进驻。而在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宣传稿里仅提到两家:“全球照明行业龙头德国欧司朗亚太区总部已确定落户,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还在洽谈。”

  不过,服务区倒是吸引了多家国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进驻。在佛山新城核心区域的中心地带,9幢由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投资150亿元、占地面积达180万平方米的高楼群正在建设。林友侨对记者介绍道,其中一栋是苏宁投资建设的佛山苏宁广场,另一栋是由佛山当地企业共同投资建造的佛山企业家大厦。

  国内企业的投资显然缓解了新城区政府不少的资金压力。不过,这显然还不够。据记者了解,绿化建设完全由政府投入,光景观带旁的滨江泳场每年投入就达到280万元。而中德工业服务区寄望的“产业支撑”显然还遥遥无期。据了解,目前在佛山投资的外商企业主要来自亚太地区。

  对佛山来说,吸引德国以及欧洲投资者的梧桐树已经栽下,佛山的理想目标——形成产业支撑,产、城、人和谐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