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股债双杀进行时 机会源于成长“挤泡”

2013年11月11日 07:2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随着改革预期进入验证期,市场信心并未得到有效提振,相反沪深两市双双震荡下行,上证综指在2150点略作平台整理之后便选择向下突破。年底“钱荒”导致大盘走弱并不稀奇,但是依然有投资者寄望能复制去年底的蓝筹股行情 。笔者再次强调,如果成长股没有行情,就更不要期待所谓的蓝筹股行情,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经济数据 ,或者经济转型都不支持市场风格切换,因而蓝筹股行情仍难全面启动,市场的希望依然是成长股挤压泡沫之后的投资机会。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增加,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而流动性紧张是导致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根据周末刚刚公布的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3.2%,创八个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持平。结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等数据,可以概括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态势,通胀压力有所抬头。

  从货币市场看,11月9日-15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有100亿元票据到期,24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到期。据此计算,若央行不进行其他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形成自然净回笼140亿元,未来流动性呈紧平衡的状态已成为共识。虽然市场普遍预测不会出现年中的“钱荒”现象,但是一旦钱紧股债双杀仍将是必然。6月底钱荒曾经直接导致大盘暴跌至1849点,数月之后如果流动性依然吃紧,则股市、债市下杀将仍无法避免。

  如果说强势股的下跌还可以用挤泡沫来解释,那么很多没涨的周期股或者医药、食品等二线蓝筹股也出现杀跌就很难用业绩因素来解释了。不仅股市,债市也开始大跌,直接原因都是钱荒。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近期也出现了快速上升,钱紧继续发酵就是“钱荒”,这导致投资者普遍心慌。

  从市场层面来看,主题投资开始全面降温,价值投资依然难成气候,蓝筹股行情仍遥遥无期。由于事先已经有“383”改革路线图公布,预计市场对改革的总体思路已有所预期。近期政策面如果没有超预期的措施出台,改革受益板块大概率会出现“见光死”的情形。本届三中全会重要看点在于改革,相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从金改到土改,从电改到油改,股市都或大或小地掀起过一轮相关板块的改革行情。然而上述板块的持续性普遍不强,近期主流概念股纷纷大幅下挫,更是打击了市场对题材股的追捧热情。不仅是改革红利板块,其余包括传媒、互联网金融 、自贸区 、环保、光伏等热门板块也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进而套牢了一批追高者。年报将至,很多投资者将希望寄予蓝筹股,然而除了家电、汽车等略有表现之后,其余银行地产、医药、食品等板块纷纷跟随题材股之后下跌,并没有出现风格切换,市场呈现的依旧是普跌局面。

  笔者认为,蓝筹股全面启动的条件要求相当苛刻:经济要好,估值要低,流动性要充裕。目前的市场环境显然不支持蓝筹股行情的全面爆发。在通胀压力犹存、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加大的背景下,经济转型、货币收紧依然是政策的着力点,因此蓝筹股行情不具备基础,复制去年底蓝筹行情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目前大盘已经进入年底收官阶段,笔者判断弱市收官的概率较大。上证指数在双头走势确立之后将向下考验前期2050点的支撑;创业板指数在击穿60天上升趋势线之后也展开了中期调整。从投资者行为来看,今年在创业板、题材股有所斩获的投资者肯定愿意获利了结,不愿意转战蓝筹股。而价值投资者在资金吃紧的背景下也无力独自发动蓝筹股行情。我们知道去年底蓝筹股行情是依靠国家队、QFII、大股东集体大幅增持所引发,今年底这些主流机构普遍偃旗息鼓,没有任何动静,因而今年底股市大概率将低调收官。

  从投资策略上看,防御依然是首选,要回避恶性踩踏事件的伤害。近期做空能量从成长股逐步蔓延开来,不仅消费股、周期股,甚至银行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也未能幸免。投资多年的投资者都知道年底部分资金有回笼要求,容易导致资金不计成本逃离,盘面看就是部分强势股毫无理由直接暴跌,加上融资融券交易比重上升,个股跌幅将会进一步放大。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降低仓位,谨防踩踏事件发生。未来的市场机会仍然在于成长股,如果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板块调整充分,则投资者可以为逢低为明年布局。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