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又到了ST公司保壳的关键期,而监管层关于“退市制度常态化”的表态,让今年的保壳大战显得更为迫切。前三季度,A股仍有32家*ST公司亏损,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2家公司已行至退市边缘。尽管优质的壳资源仍是市场炒作热点,但随着退市制度执行力度加大,单纯“炒壳”的行为将逐步得到遏制。
32家公司濒临暂停上市
“监管层要严格执行新的退市制度,逐步实现退市制度的常态化。”这样的表态无疑让今年的保壳压力更加沉重。如果综合考量目前*ST公司的业绩、营收、净资产等指标,可以发现,有32家公司已面临暂停上市风险,2家公司更是在退市边缘“命悬一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ST公司中共有36家亏损。扣除4家预计全年将扭亏后,仍有32家*ST公司今年业绩存在亏损风险。在这其中,有20家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自2011年以来连续为负,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在上述20家公司中,*ST远洋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已经达到20.34亿元,*ST二重、*ST长油、*ST凤凰等8家公司亏损额度均超过亿元。其中,*ST长油和*ST超日已经明确,全年业绩仍将出现亏损。
除了净利润这一指标外,去年沪深交易所增加了新的退市规则,要求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或者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应终止上市。其中,“净资产为负”被业内认为相对更为严厉。
不过,由于新规则执行的起始年限为2012年,这意味着今年仅仅是执行净资产标准的第二年。虽然今年还不会有上市公司因为净资产不达标而被终止上市,但已有公司因为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而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统计显示,除了上述20家因为净利润指标而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外,还有12家公司净资产存在不达标的风险。其中,*ST锌业尽管前三季度已经实现净利润1.31亿元,但公司2011年每股净资产为-3.03元,今年前三季度仍为-2.91元。同样,*ST东热前三季度也已经扭亏,但是公司去年和今年三季度末的每股净资产仍为负数。此外,*ST黄海、*ST兴业、*ST太光等公司也面临着净资产为负的考验。
相比之下,今年保壳压力最大的还要数*ST长油和*ST金泰,两家公司均已于5月14日起暂停上市。数据显示,两家公司的业绩自2010年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颓势仍未得到扭转,且均预计今年将续亏。这意味着,两家公司或将连亏四年,已在退市边缘“命悬一线”。
多家公司净壳待沽
一方面是保壳的压力,另一方面,在IPO遇阻、分道制审核的影响下,以ST公司为主的“壳资源”仍然是资本追捧的热点。特别是债务压力小、股本规模低、股权结构简单的“净壳”公司仍显紧俏。
通常情况下,业内以公司营收、负债、市值、大股东持股、所在区域上市公司稀缺性等因素来衡量“壳资源”的价值。“依靠本身经营无法根本改善业绩的公司更愿意转让壳资源。”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借壳方同时更加偏爱债务规模较轻、股本规模较小的壳资源,这样可以避免支付过多的借壳成本。
如果以此为标准,筛选近三年营业收入均值低于5亿元,带息债务规模低于8亿元,总市值小于25亿元,同时壳资源数量在所在省份相对稀缺的公司,可以发现,*ST北生、*ST传媒、*ST中冠A、*ST国通的壳资源价值相对较好,而天目药业、上海科技也已基本为下一步重组扫清障碍。
以*ST北生为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5.46万元,亏损133.24万元。目前困扰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净资产为负。不过,公司于今年8月公布了增发方案,以不低于3.01元/股的价格向郡原地产非公开发行2657.81万元,募集资金8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郡原地产在公司破产重整过程中向公司提供资金而形成的债权余额7037.25万元,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据测算,若非公开发行顺利实施,*ST北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将由发行前的-3151.71万元增加至4848.29万元,每股净资产将由-0.08元/股变为0.12元/股,公司资产负债率将由161.99%大幅下降至62.46%。
从筹划重组到全力保壳,*ST北生的重组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公司在去年最后一天抛出了与德勤集团的重组预案,拟置入预估值约为37亿元的资产,从而转型进入国内沿海及内河干散货运输业。不过,到了今年8月,*ST北生突然终止了这一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状况持续不佳及航运经营环境发生较大不利变化。在公司重组正式告吹后,摆在管理层面前的最大任务就是保壳。如今,从*ST北生的情况看,其亏损额、债务规模所带来的负担并不大。
壳资源不仅仅集中在ST类公司,一些非ST公司也凭借着负债低、规模小、股权简单等优势而成为所谓的“好壳”。特别是今年证监会提出了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将提升并购重组效率。在IPO遇阻的背景下,壳资源价值也水涨船高。
年底多手段保壳
政策预期无疑是壳资源价值变化的直接诱因。2011年年底在借壳政策收紧的预期下,ST板块曾上演一番绞杀战,不少ST公司被大量抛售,板块跑输大盘。不过,在IPO尚未开闸的影响下,如今壳资源的价值已“卷土重来”。
11月以来,ST板块整体跑赢大盘,包括*ST太光、*ST北生、ST明科在内的10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5%。同时,为了实现顺利保壳,不少ST公司都在年底使出了“浑身解数”。
由于全年预亏,*ST超日正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扭转经营颓势。公司计划未来采取瘦身策略,尽快处置境内非核心资产。目前已注销了经营逆变器产品销售的深圳分公司,并拟处置生产硅料及单晶拉棒的子公司赛阳硅业及银电光伏的资产。同时,*ST超日还计划出让已具备变现条件的海外电站,回笼资金。从公司海外电站项目营运情况看,目前已具备变现条件的海外电站包括保加利亚、希腊和美国的电站。
已经连续两年成为A股“亏损王”的*ST远洋,也不得不通过变卖资产来减少亏损。公司转让了青岛远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81%股权以及上海天宏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81%股权,股权评估值分别为20.57亿元和16.75亿元。
相比之下,*ST祥龙则凭借着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收储而有望实现扭亏。公司9月27日与东湖土地储备中心签署了补偿协议,收储涉及的总价款为12.73亿元。该项重大资产交易已经获得核准。
从今年的情况看,IPO遇阻以及分道制审核等因素使得壳资源价值有所提升,但年底监管层对于“退市制度常态化”的表态也使保壳压力加大。业内人士指出,壳资源一直是A股热门的炒作题材之一,其中不乏对垃圾股的炒作。随着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强,单纯“炒壳”的行为将得到一定抑制。退市渠道的建立,将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A股资源错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