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前三季度480起 并购重组2013年A股新乐子

2013年11月08日 07:2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赵怡雯 

东方IC图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完成的718起并购案例中,上市企业就完成480起,占比也高达66.9%。并购金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上市企业并购总额因多笔巨额交易而高达391.65亿美元,大幅超越历年整体水平,在中国企业并购整体规模中占比也因此达到81.1%的极高比重

        

  11月5日起,嘉士伯开始实施部分要约收购重庆啤酒。嘉士伯将以现金支付的形式,以每股20元的价格,要约收购重庆啤酒30.29%的股份,总斥资大约29亿元,约1.46亿股。业内人士预计,要约收购完成后,重啤集团可能会彻底退出重庆啤酒。而重庆啤酒并不是今年惟一进行重组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主板上市企业共完成164起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总额高达180.56亿美元,平均单笔交易并购金额都在1亿美元规模以上。业内专家指出,目前,IPO重启仍没有准确的时间表,并购重组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拓展新机遇的重要途径。

  国际资本介入高溢价收购

  11月1日,重庆啤酒发布《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正式公告嘉士伯拟20元/股价格收购上市公司股份146588136股。根据公司同时披露的部分要约收购报告书,投资者可于11月5日至12月4日总计30天期限内,按照20元/股的价格进行申报,嘉士伯香港拟收购股份数量为14658.81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0.29%。

  据悉,此次要约收购前,嘉士伯基金会通过其间接控制的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和嘉士伯香港合计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嘉士伯香港将最多持有42.54%的股份,嘉士伯基金会则最多将控制60%的股份。本次部分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29.32亿元。截至昨日收盘,重庆啤酒收报17.79元,离20元的要约价格还有12%的空间。

  国海证券证券分析师刘金沪指出,“高溢价收购显示中国食品饮料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正在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作为典型的消费品行业,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是诞生长期伟大公司的肥沃土壤,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特别是领跑的龙头公司,是分享中国消费升级的最佳载体。”

  刘金沪举例指出,2008年可口可乐以2倍溢价尝试收购国内浓缩果汁龙头汇源果汁(后来被商务部否决)、达能和娃哈哈的控制权争夺等案例都显示,中国优质食品饮料公司的战略投资价值正在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从整合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行业的‘高成本扩张’趋势。”长江证券分析师周密指出,经过测算,嘉士伯增持重啤的市销率是3.78,这本身相较目前行业巨头普遍1-2左右的市销率。嘉士伯的态度彰显行业巨头宁愿牺牲短期盈利而将市场份额放在首位,这势必会带动全行业外延式扩张下的高投入,或阶段性影响全行业盈利水平。

  480起并购高达390亿美元

  目前,IPO重启仍没有准确的时间表,并购重组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拓展新机遇的重要途径。由于IPO暂停的原因,2013年A股市场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和借壳热潮,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落地等一系列政策也将力挺此轮并购重组潮。此次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嘉士伯的曲线上市。

  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完成的718起并购案例中,上市企业就完成480起,占比也高达66.9%。并购金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上市企业并购总额因多笔巨额交易而高达391.65亿美元,大幅超越历年整体水平,在中国企业并购整体规模中占比也因此达到81.1%的极高比重。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指出,“上市企业并购的推动力如此强劲也是基于外延并购可以支撑高增长高估值,企业需要通过外延式并购来实现当期利润的爆发,以支撑高估值,高估值之下,上市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高速增长变得更加容易。”

  从这些重组并购的企业的行业特征来看,不同板块各有侧重,主板企业并购多集中在能源、矿产等资源类行业及房地产业,中小板企业多集中在制造业,而创业板企业并购则多以TM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类高新技术行业为主。

  “2013年前三季度,依旧是能源及矿产、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业并购最为活跃。”张琦指出,“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依旧火热。在经过连续两年限购,再无资产可以进行抵押之时,诸多中小房企资金断流,举步维艰,而大型房企资金优势凸显,特别是在6月流动性紧张的时期,8月房地产上市企业再融资大门的打开进一步突破上市房企资金短缺瓶颈,大型房企可以加快从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房企手中拿地的步伐。随着决定性不动产信息联网、房产税等政策出台预期的明确,房地产重大结构调整已经到来,行业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投资者应慎对重组炒作

  重组并购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直接提升业绩上升空间。然而,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可能更多意味着股价的飙升。然而,尽管今年以来A股涌现了重组并购潮,但重组并购告吹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

  统计显示,仅在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10月8日开启至今的近一个月以来,就已经陆续有17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终止此前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比9月份的5家以及去年10月份的2家重组失败数量,分道制首月并购重组告吹的上市公司家数无疑刷新了峰值。

  重组并购的告吹当然意味着公司股价复牌后的暴跌。10月28日,天壕节能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复牌后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10月29日,华联控股、天桥起重双双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复牌当日跌停。华联控股、三五互联、冠豪高新等昔日牛股也因重组失败消息而遭遇连续一字跌停或暴跌的走势。

  一位长期参与重组并购股炒作的资深投资者向记者指出,“一般大盘处于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即便重组成功,股价更多地会出现复牌后的‘见光死’,因为主导机构需要在第一时间退出获利。”

  上海券商策略分析师也表示,临近年末,A股更多地会展开“纠错行情”,投资主线将更多地聚焦真实业绩,重组并购在方案公布后离真正提升企业业绩仍有一段时间,因此偏谨慎的投资者当前不宜加入重组并购股的炒作。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