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百姓理财选择渐增

2013年11月08日 07: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华晔迪 罗宇凡 

  一边是百分之四点几的年化收益,最低一块钱就能起投,资金能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取用;一边也是约百分之四点几的年化收益,投资门槛却达五万,资金面临一个月、三个月或半年不等的锁定期。有理财需求的普通百姓,面临这两项投资,该如何选择?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北京金博会上,人们看到这样一幕:分布于工行、中行、农行、建行等传统大行展台前咨询业务的参观者全加起来,也敌不过余额宝一家展台前排队等着咨询开户的人数多,往年备受青睐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今却少人问津。

  “不得不佩服余额宝吸引客户的能力。”一家参展金博会的银行展台工作人员在观摩余额宝展台后对记者表示,几幅展板,几张漫画,就将余额宝的性质、资金投向、风险以几乎人人都能看明白的方式做了全方位的介绍。相比之下,银行、基金公司对于理财产品的推介方式“看似很详实”“实则云里雾里”。

  细心观察,记者发现,普通百姓对于投资理财的知情需求基本包括三个方面:投资收益、资金投向以及风险状况,这在余额宝的推介展板中很容易找到答案:

  投资收益大约4.5%每年,产品同时列示“成立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4.5%”;收益从何而来?投资金融同业协议存款和短期债券,“宝粉们把钱凑起来,咱们就是大客户,同业协议存款利率会比平时存银行高很多哦”;关于投资风险,推介资料将其与天气现象对比,将余额宝的风险形容为“微风”,相应的,期货风险被形容为“龙卷风”,股票被形容为“五级大风”。

  这样亲民的姿态,几乎为零的投资门槛以及方便快捷的操作体验,令一批类似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投资产品近一段时间“火得一塌糊涂”。余额宝6月13日上线,截至9月底资金规模已达到556亿元,规模增长近10倍,客户数突破1300万;10月28日上线的百度理财平台“百发”,一天内销售超过10亿元,购买用户数量超过12万。

  当然,相比超过十万亿元余额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几十万亿元的银行存款来说,互联网金融吸纳的资金规模还只是小儿科,但这种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已经值得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关注。

  有针对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的统计显示,和半年末存款余额相比,部分银行出现三季末存款增长乏力、甚至存款负增长的现象,其中三季末建行存款余额较二季度末环比减少334亿元,活期存款更是减少661亿元。

  事实上,高于银行存款甚至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投资品种并不少,比如,年收益率达到百分之十几的企业债券、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同业协议存款、收益率超过10%的项目贷款计划等等。只是,一直以来,大部分有心理财、但资金并不雄厚的百姓被挡在了信息不对称、起步资金门槛之后。

  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一些互联网企业向金融的渗透,正在改变这一切。如今,透过互联网平台,有贷款需求的人和企业可以很快找到能够提供贷款的对象和最优的贷款利率,有投资需求的人士也可以很方便搜寻到最适宜自身的收益和风险配对。

  “当互联网金融能够吸纳一定的资金规模,同时配合监管规则制度的变革,相信未来百姓理财模式将与现在完全不同。”一位从业多年的理财分析人士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在金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也预言,互联网将会改变当前中国金融高度垄断、竞争不充分、不透明的现状,互联网将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发生基因式变革。

  监管的态度也不再模糊。针对近期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表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显示出融合顺应市场需求,但在合作过程中,有两种机构业务边界模糊的情况。如果融合出现在边界模糊的地方,证监会的态度是要积极与机构沟通,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百姓理财,是时候“换口锅吃饭”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当然是好消息:下一次有投资理财需求,选择不只是银行,而是更多,而且会越来越多。“今后不会再存活期了,一年期的定期到期后,可能也不会再续存了。”在金博会上充分了解余额宝与传统储蓄的区别后,北京市民李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