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央行官方网站在货币政策工具栏目新增一项“常备借贷便利(SLF)”,并且公布了今年1-9月开展此项工具的操作情况。至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增至5个,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常备借贷便利(SLF)。数据显示,6月、7月、8月及9月份SLF余额分别为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和3860亿元,共计16080亿元。
在今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之时,央行曾表示,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货币条件。但当时央行并未对SLF进行充分解释。
此次央行官方网站增加SLF栏目,是央行对于近年来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波动加大的应对措施之一,帮助央行对于流动性总量进行适时调节,防范系统性风险。
“SLF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运用。1-9月份,央行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央行称,2013年春节前,央行通过SLF解决了部分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产生的资金缺口。6月份,在货币市场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出现波动时,央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视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了金融稳定。
央行强调,通过续发行3年期央票冻结长期流动性,通过S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两种操作相结合,既有利于在未来国际收支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适中水平,也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三季度以来,鉴于我国国际收支形势的变化,外汇流入量的增加,SLF适度有序减量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平稳。总体看,开展SLF操作有助于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防范金融风险。(证券日报 闫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