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出口信用保险助企业“走出去”

2013年11月03日 09:38    来源: 南方日报    

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 吴伟洪 摄

  泉州红瑞兴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户外运动服为主的外贸公司,目前年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近几年发展非常快。不过,该公司出口业务负责人陈海斌认为公司目前还面临三方面的出口风险。

  一是欧洲市场经济不理想,变动较大,采购商容易提出付款延迟或退单等要求;二是对质量更加苛刻的要求导致客户频繁修改产品,因储存或货运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也给企业回款造成阻碍;三是目前汇率变动大,企业的利润容易受影响,制约交货付款的因素增加。

  出口与一般贸易不同,无论是产品出口、投资还是承包工程等领域,在融资、成本控制、回款难度等方面都具有比国内更高的风险。据了解,很多在114届广交会中参展的外向型企业都倾向于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在国外市场中遇到的风险。

  陈海斌告诉记者:“我觉得出口信保对企业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好像企业的一个护身符一样。”

  筑起有效防范风险防线

  回款是出口企业最重视的环节之一,具有较大风险。尤其在当前国际市场不景气,风险提高的背景下,若发货之后无法收款,相当于“血本无归”。此外,国外企业若出现款项拖欠问题,会影响企业现金流。如果没有足够有效的担保或信用保险,对于一些有机遇但希望延期付款的项目,企业将处于两难境地。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黄乾恩表示,出口过程中一般首先会考虑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申请购买信用保险,一般不用担心出货后无法回款的情况。据介绍,以中信保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公司,通过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等方式,有效规避海外收款等风险。

  陈海斌表示,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进行索赔理赔,“相当于保证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从远期贸易来说,出口信用保险对赊账贸易特别有用,保证企业在走正常程序后不至于亏损。

  不单是小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人也表示:“曾经有个项目收款延迟了很久,而且客户迟迟不肯给款,好在我们买了出口信用保险,通过中信保特定合同保险和短期出口买方违约保险,主要针对客户无法支付或者延迟支付给总承包商账款的风险,以保障资金回笼的顺畅。”

  东浩国际李晶表示,一般来说针对金额较大的订单,会有意识去投入这类保险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当订单很大,超出我们可以承受的亏损能力,或者说我们不清楚客人的信用情况时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

  不过,另一家来自佛山的瓷砖小企业就遇到过交货后无法收款的难题。企业负责人李育和表示,因为没有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只能认栽。随后只好将原来的交易方式改成“先交钱再拿货”以保证回款。“当然有很大影响啦,这样客户感觉不好,特别是发展新客户的时候,不过也没办法。”

  出口信用保险发挥连带优势

  不仅如此,海外融资和成本控制等同样是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也能发挥作用。通过资信调查评估后,企业获得承保,能够争取到银行提供的出口信保项下融资。由于融资币种与合同币种一致,还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驾护航,企业也应自主把控出口信用安全。“丑话说在前头”,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考虑到,将各类条款订立清楚。

  陈海斌表示,一般来说出口信用保险索赔需要时间,如果企业之间能达成协调则更好。“我们曾经有两个货柜到达码头,由于欧债危机,客人无力付款。当时出口信用保险首先帮助我们和外商尽量和平解决问题。我们会通过给予企业折扣和优惠,或者先放款,等企业卖掉货物盈利后再偿还。”

  上海东浩国际商务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部经理李晶也表示,会先采用一些缓和的方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出口信用保险要求代索赔。因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与客户关系决裂,切断未来的合作机会。

  企业反映保费仍偏高

  记者在广交会采访中,不少企业认为,信保费率如能压缩在更合理、更容易令买家及企业接受的范围内将会更好。

  李晶表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用较高,一般占到订单成本的2%—3%,而赔款并非全额赔款,一般只能赔偿合同金额不到80%。“现在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比较激烈,投保的成本会加入产品中。如果保险成本能够降低,就意味着整体成本降低,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申请流程,企业也表示需要简化和提高速度。来自佛山的李育和说,“也不是没有申请过(出口信用保险),但是程序特别复杂,申请难度也较大,最后无奈放弃了。”他表示,如果跨境信用保险申请购买更加方便,中小企业在国外的权益将更有保障。

  李晶介绍,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之前,双方企业的信用调查程序较多,周期较长,“我们理解审查的谨慎性,但也担心办理时间过长导致我们错过了最佳的决定时间。”

  有出口企业表示,国际市场中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在融资成本方面需要更多的优惠。有了国家和政府更加强有力的金融工具支持,能把中国产品更好地推广到海外市场去。另外,人民币跨境结算宜继续推广,简化各方手续。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