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铁矿石加入百万亿级期货市场 商品市场投资机会几何?

2013年10月17日 17:41    来源: 新华网     陈云富 何欣荣

  备受关注的铁矿石期货18日将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今年继煤炭、石油沥青、国债等品种之后,国内市场又一“重磅级”大品种。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已累计上市30余个品种,年市场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对投资者而言,如何参与这一庞大的市场?未来商品市场投资机会几何仍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铁矿石期货上市助力钢企管控价格风险

  据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上市相关事项通知,将上市的铁矿石期货首批将挂牌交易2014年3月份到2014年9月份期间的7个月份合约,上市初期交易保证金比例暂定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首日的张跌幅为平时的2倍,即8%,交易手续费标准为成交额的万分之零点八。

  这意味着通过期货经纪公司参与铁矿石交易的普通投资者门槛7500元左右,与上市的石油沥青、动力煤期货等合约相比,参与门槛略高。“当然期货市场投资者的门槛会随着交割时间的临近而提高,投资者最终参与交易的保证金水平也会高于这一基本的水平。”分析人士指出。

  铁矿石价格是近年社会最“揪心”的大宗商品价格之一,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和需求国,但价格谈判屡屡只能被动接受上游厂商开出的价格。“尤其是随着长期协议定价机制破裂后,矿山开始采用更短期的季度、指数及现货定价,国内钢厂承受的价格波动风险也在增大。”业内人士指出。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铁矿石期货有助于中国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同时提升在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实际上钢厂逐渐意识到铁矿石金融化的趋势,可供借鉴的是铜市场的情况,铜企目前普遍使用期货工具,同时随着企业使用的增多,全球对这一价格的关注度也提升,使上海期货交易所基本成了和伦敦市场并驾齐驱的全球铜定价中心之一。”五矿期货副总经理陶阳表示。

  期货市场迈上200万亿元台阶

  “铁矿石期货上市后的表现值得期待。”在上海中期分析师蒋海辉看来,除了与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一样的现货市场基础外,期货合约的设计以及进口依赖度的提高等都使铁矿石期货注定是高关注的“大品种”。

  一些国际市场交易平台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尽管中国版铁矿石期货有可能会分流部分距离中国近的新加坡市场客户,但更大的可能是全球铁矿石衍生品市场的“蛋糕”会做得更大。“铁矿石期货用人民币计价,而新加坡掉期交易用美元计价。两者标的物也不相同,存在跨市场套利的机会,不少资金可能瞄准这一点进行套利,同时参加两边的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铁矿石期货上市,国内期货市场也真正实现了煤焦钢全产业链期货序列。“补全铁矿石期货品种,有助于行业的生产商和贸易商进行套期保值、套利操作,发现价格、降低行业风险。”华泰长城期货研究员谢赵维指出。

  “煤炭、焦炭和钢材品种的套利交易,可能会进一步活跃已上市的焦炭、钢材等品种的市场交易。”分析人士指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已累计成交近16亿手,交易额突破200万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刚上市的国债、煤炭等品种逐渐成熟,同时包括鸡蛋、卷板及铁合金等新品种都已在等待上市,加上期权的交易形式各大交易所也在积极筹备,未来市场规模必然会继续扩大。”业内人士指出。

  期货市场投资机会几何?

  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开立几乎同步,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期货市场是专业、风险的市场,但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应如何分享投资的机会,商品市场是否仍存投资价值?

  “与目前的股市有所不同,期货业确实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都不断扩展,但在国际成熟市场,期货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普通投资者仍应通过机构来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资产配置。”业内人士建议。

  “期货市场的特点是双向的交易,获取收益的机会大,承担的风险也大。”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表示,发达市场金融机构往往将期货视为资产配置的一个渠道,通过不同的资产配置来提高资产组合的收益。

  对此,众多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国内市场亟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从国际经验来看,机构投资者是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稳定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和实力太薄弱,投资者结构仍以散户为主,与市场的发展势头不相符。”有业内人士认为。

  目前,基金专户产品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期货市场一方面仍应加大创新,完善市场产品结构体系,建立起包括期货、期权、中远期交易等多层次衍生品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标的,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市场制度,为投资者参与市场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