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联合银行近期根据克拉克松海运综合指数(ClarkSea Index)乐观预测,2013年航运业已经触底,2014年会向好。全球航运形势到底目前处在哪个阶段?仅是短暂回暖还是将全面反弹?昨日,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的航运界大鳄齐聚深圳在泛太平洋海运会议(简称TPM)上展开热烈讨论。
TPM会议上,虽然行业人士及专家对航运需求的增长持肯定态度,但对航运业整体效益走势并不乐观。“供需矛盾近几年仍将持续存在,意味着无法抑制运费时常向低谷波动。”这是与会人员的共同观点。
航运业3年内仍供大于求
全球贸易回暖的“气息”各船企都已嗅到。记者从会场了解的一致信息是,2013年至2015年全球贸易的增长平均将达到约5%,但是对于航企来说,需求增长仅仅是“硬币的一面”,他们更在乎的是“运费”。虽然现场也有个别发言者乐观表示,2015年或许会达到供求平衡,但大多数人认为“不太可能。”
来自长荣集团的副总裁谢志坚介绍,今明两年运力供给增加额约为6~7%,后年会降至5%,供需将达平衡。乐观者还包括马士基。
然而与会的大多数人更为理性和悲观,在他们看来,“供大于求”的问题3年内不可能解决。来自权威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的执行顾问TAN HUA JOO表示,2015年运力真正的增长额应为8%,而马士基的所谓消化因素其实效果有限,“比如船只报费率远没有这么高,在市场上,报费1TEU(标准箱)运力,马上就有3TEU运力的增加。”来自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的NEIL DEKKER介绍,在亚洲至南美东岸这条最好的航线上,今年需求增长4%,但供应却增长了17%。
根据现场多位分析师的数据,未来15个月,将会有200万TEU运力的增长,而在过去3年内,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供应短缺的问题出现。
船企“抱团取暖”或益于枢纽港
在航运企业看来,“寒冬”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走出,以联盟的方式共同度过寒冬在过去并不鲜见。然而,今年航运界头三位的“大佬”也宣布结盟最引人关注。据悉,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在今年6月18日宣布其P3联盟合作计划。
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联盟成员可以共用船舱,共用码头,提高船舶利用率。然而,这将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成为此次TPM会议上最热的话题。来自COO&PARTNER 的分析师ALAN MURPHY 认为,P3不会改善“供过于求”的现状,各成员仍是独立企业,并非运力的整合,不能在定价、营销、市场方面充分合作,所以运费的问题也无法解决,反而P3使产品多样化降低。货主代表则在论坛上表示,希望联盟能保障高水平的服务和稳定的运价。
在此前两天的深圳港口链论坛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联盟也会对港口运营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协调运力、集中航线的原则,许多分散的枢纽港将得到整合,大批中转业务将集中到少数干线港口,其他港口则沦为区域枢纽港或喂给港。”
记者从深圳市交委采访到,深圳港一直在实施“深水战略”,作为靠泊全球95%以上大船的第四大集装箱港,深圳港或可能从航企的“联盟战略”中获益。
相关·新闻
美国制造业回归影响航运走向
【深圳商报讯】(记者 谭玲娟)昨日在深圳举办的泛太平洋海运会议上,来自长荣集团的副总裁谢志坚分享了其观点。他认为美国制造业目前正在进行的回归趋势将影响航运走向,长期可能走回平衡。
谢志坚表示,目前美国正在采取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吸引制造业回归,“税收等方面的政策都是向中国学习的。”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美国公司回归本土制造。
在美国制造业回归本土的趋势下,谢志坚认为短期内将对航运产生明显影响,“美国人选择购买本国产品,中国出口量减少,美国进口减少,航运需求会下降。”不过,他认为长期会达到平衡,“目前10个集装箱进入美国,出来时会有4个空箱,未来这一情况将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