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信息泄露事件频发 三大缘由让隐私成为公开的秘密

2013年10月15日 19:02    来源: 新华网     叶健

  近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出。先是快递个人信息可供交易,后是连锁酒店的信息系统存在漏洞。让公众在享受到信息时代便利的同时,也深受成为“透明人”的困扰。与以往相比,个人信息泄露贩卖逐渐体系化,危害也与日俱增。个人信息泄露到底怎么治?

  十面埋伏 “我的隐私我难做主”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家知名快递公司的大量快递单信息被公开出售,每条价格从0.4元到1元不等。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的快递数量就超过53亿件,而每张快递单上都有详细的个人信息,其危害可想而知。

  几乎同时,有机构指出,慧达驿站提供的无线门户认证系统存在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慧达驿站也对此予以承认。据了解,慧达驿站是国内最大的酒店IT外包服务提供商,大量主流快捷酒店均是其客户。不少人担心,这可能导致大量住客个人信息泄露。

  从2012年2月至今,公安部先后四次组织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动,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个人信息泄露之势却屡禁不绝,甚至有体系化、产业式的趋势。

  个人信息泄露的背后,不止是泄露者有利可图,掌握这些信息的人也会大受其益。记者曾暗访一家保健品企业,看到每个话务员手中都有厚厚一沓表格,上面写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并且以中老年为主。而话务员要做的就是挨个打电话,甚至每个电话要打几遍。

  如果说电话推销还是低端用法,那么利用个人信息去盗取资金账户,就属于智能犯罪了。12日,西安一位黄先生发现支付宝账户上4万元被人划走,支付宝官方微博回应称,“据我们调查,初步判断事件跟身份信息泄露及短信被‘劫持’有关。”今年8月份,上海警方捣毁一个通过互联网倒卖公民信息资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刷信用卡的犯罪网络,总涉案金额达250余万元。

  实际上,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危险,可能远超我们想象。据报道,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在公安部门打掉的900多个非法调查公司中,约三分之一曾被企业雇用实施商业恶意竞争,全部实施过针对公民个人的婚姻调查和非法讨债活动。此外,个人信息还可以用来绑架拘禁、敲诈勒索、电信诈骗、非法调查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大缘由 让隐私成为公开的秘密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2月份到今年8月,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超过50亿条,平均每个中国人泄露了4条个人信息。为什么贩卖个人信息日益猖獗?记者采访发现,原因在于: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法难平。

  有利可图是显而易见的。近期曝出的快递公司的售卖快递单并不算贵,1元以内的价格只能算是薄利多销。如果是高端客户的个人信息,那售价会高。公开信息显示,此前警方在北京查获的非法信息售卖案件中,最高的交易价格达到6万元一条。

  有机可乘则是让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可能。以快递公司为例,每张快递单都是贴在外面,所有的个人信息都是一目了然。所以不法分子采集个人信息的成本就很低,甚至简单地拍照就行了。此外,由于一些企业的信息保护手段不力,也使得黑客容易盗取大量信息。深陷安全隐患的慧达驿站在公告中也承认,“无线门户系统存在信息安全加密等级较低问题”。

  最后,法律上的缺失,对贩卖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过低。目前惩治贩卖个人信息的依据,主要是依据《刑法修正案(七)》。其中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和贩卖个人信息的危害相比,威慑力不足,何况还要“情节严重”。

  业内人士表示,在此前几次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只有极小部分能够以《刑法修正案(七)》定罪处罚。其余大部分虽嫌疑重重,但因罚则过轻,无足够的威慑力。

  任重道远 隐私何处安放?

  实际上,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并非国内独有,在发达国家也不少见。今年7月份,美国起诉史上最大信用卡数据盗窃案,5名犯罪嫌疑人盗窃了超过1.6亿份信用卡信息,导致逾3亿美元损失。2008年,德国电信的1700多万名客户的数据被盗,并由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出售。可以说,目前全世界都在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困扰。

  困扰的背后,是我们在越来越多享受信息技术的便利时,却也为信息泄露埋下了伏笔。既要时常使用,却又要守口如瓶,本身就是困难的事情。美国数据隐私专家就曾指出,即便没有姓名和社会安全号,只要通过性别、生日和邮编3个数据项,数据挖掘的技术就能够成功地识别全美87%的人。现在这一比率可能更高。

  而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在不短的时间内,人们或将继续忍受信息泄露的困扰。但也不能放弃对保护个人隐私的努力,这不但需要法律的完善,也需要企业和个人的觉醒。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