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短线仍将反弹 中期需待经济确认

2013年10月11日 07:3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三个交易日,市场虽然有涨有跌,但是基本维持了震荡反弹的走势。沪综指周四虽然下挫,但是依然维持在5日均线上方,成交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投资者参与度依然较高。对于市场后市的运行,我们认为短期仍将震荡缓步反弹,中线走势则将取决于经济反弹预期的变化。

  基本面决定反弹是主方向

  宏观经济决定着市场运行的主要方向。6月底以来反弹的立足点就是宏观经济在经过持续低迷后的反弹。反弹初期市场对于经济复苏显然缺乏共识,造成反弹速度小、震荡幅度大;在8月份之后,随着大量经济数据 ,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以及进出口等数据全面反弹,短期内经济触底反弹为市场所普遍接受,市场由此进入反弹加速阶段。

  我们认为,10月份以及11月份将是经济反弹能否延续的重要时间段。三季度经济快速反弹,企业完成一定程度的补库存之后,依然将面对实体需求不足的困局,周期性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并没有得到解决,这都将使经济反弹面临严峻考验,企业如何去杠杆仍是复杂的课题。应该说,四季度将是验证经济反弹预期的时间节点。

  虽然9月份重要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已经公布的部分数据来看,整体依然处于反弹趋势之中,不过数据也有一定分歧。9月份汇丰PMI终值为50.2%,虽然比8月份终值50.1%上升0.1个百分点,但是远不如初值51.2%的水平。同期公布的官方9月份制造业PMI为51.1%,也比8月份水平上升0.1个百分点。从两大PMI对比来看,虽然两指数均超过50%荣枯线,但是官方水平显然比汇丰数据要更加乐观。整体来看,虽然不同数据之间有一定差距和分歧,但是整体反弹的趋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从核心因素上决定了本轮反弹仍将继续,指数仍将沿着目前的上升轨道缓步运行。此外,CPI依然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随后几个月虽然有可能上升,但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维持了相对稳定,在度过了三季度末的紧张之后,10月份流动性压力开始减轻,各种拆借和回购利率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这些因素,也不会对市场造成严重困扰和阻碍。但是,我们高度关注10月份之后的经济走向,以及预期变化可能给市场造成的影响。

  此外,改革已经成为A股市场热点的聚集区。从上海自贸区的推出可以观察到,政策在改革上推进力度很大,从现在各种报道来看,市场和学术界已经对改革可能触及的方向进行了大范围的报道和讨论,我们认为这些领域都可能出现大热点。对于改革有较大的期待和热情,也是相关个股能够大幅度上涨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各种新兴科技产业方面政策推出的密度加大,尤其是4G、移动支付、卫星应用等方面,政策扶持的力度更加明显,市场人气高涨。

  外围波动影响有限

  随着美国国债上限节点的临近,全球市场开始出现明显恐慌情绪。美元走弱,股市出现大幅度震荡。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极有可能重演最后关头达成协议的一幕。我们对于最后达成协议并无疑问,但是预计在临近截止期限之前,国际市场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尤其会体现在美股 、美元以及黄金和大宗商品价格上,进而可能带动港股等市场出现下跌,并可能对A股市场信心造成影响。但是,我们坚持认为这种波动对于A股实际影响相对有限,不会改变A股主要的运行方向。

  此外,近期不能不关注美联储对QE的态度。由于美联储主席的更换,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保持现有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缓解市场对QE可能退出的担忧。从前期亚太市场表现来看,QE退出造成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对国内出口影响很大。从这一方面来看,QE问题短期内不会对A股造成实质影响。

  从市场内外因素来看,由于经济大环境依然处于反弹之中,不利因素相对有限,A股现有的反弹格局仍将维持。市场对于四季度经济能否持续反弹的预期将决定中期走势。另一方面,市场分化短期内不会结束。创业板虽然估值偏高、风险巨大,但是由于概念丰富,仍将吸引大量资金,短期仍将维持上升通道。

  对于10月份的投资机会,我们提出重点关注改革主题和三季报预增主题两条线索,尤其建议关注未来可能触及的改革方向。对于三季报,我们提出关注连续两年能够保持高增长的企业,这类公司风险相对可控。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