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18.3万亿元;2012年末增至97.4万亿元。10年,增长了4.3倍。今年8月末,这一数据已达到106.12万亿元。
近10年,是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和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时期,更是我国货币供应量进入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而货币总量的急速扩张,在适应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扩张成为常态经营模式
货币总量的快速增长,与银行追求规模、速度,争抢市场份额的主观愿望叠加,必然带来银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张。2013年6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41.3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近6倍,其中2009年以来新增资产规模占67.1%。银行业资产规模的短期急速增长,往往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连续7个季度反弹。6月份的流动性事件,充分暴露了有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做大资产规模、赚取快钱的不审慎经营问题。
同时,随着“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成为上市银行经营模式的常态,银行与监管部门的政策博弈日益升级。为确保大量涌入银行体系的货币资金得到充分运用,银行业机构规避监管的方式层出不穷。虽然央行和监管部门的调控、监管越来越严格,贸易融资类拆借、买入返售资产、非标债权投资等各类非信贷融资,又成为银行业机构突破调控和监管约束的新路径,一类业务受到规范后,同类业务改头换面继续发展,带来跨行业、跨市场、表内外各类风险在银行体系积聚。
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银行业资产扩张需要寻找相对安全的承接产业和具体项目,而短期内资产的批量配置使大量金融资源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两高一剩”等受限行业或领域,导致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改善,也成为房地产调控大打折扣和平台债务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导致金融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不足。
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内反映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到34.2%,信托融资的36%也投向房地产业和基础产业。
货币助经济增长效用弱化
2013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1.6%,其中同业业务的贡献率达到18.3%。金融资本的高回报,不仅带来金融同业资金自交易规模的膨胀,而且吸引产业资本纷纷进入金融领域。
2013年6月末,共有566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参股、控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23%,投资金额857亿元。此外,未纳入央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社会融资快速增长,估算2012年末的存量相当于同期社会融资存量的13.3%。
在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倾向明显的同时,货币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也显得弱化。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2年,全国总体物价上涨了34.7%。反观实体经济,近10年来,货币平均增速超GDP平均增速由前5年的5.8个百分点,扩大至后五年的9.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由10年前的36.5%上升到70.3%。随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的下降,货币高增长已难以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只会带来货币贬值和经济泡沫化。
随着货币供应量高增长带来的风险集聚,未来调整和引导货币需求的任务将更加迫切,也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