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上海自贸区9月29号挂牌,其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十分让人期待。此前传闻已经有8家银行获批在自贸区内开设分行。自贸区内的银行在业务和监管上将有哪些突破,又将遇到哪些难题?
外界把上海自贸区概念炒翻了天,但处在风暴中心的上海却显得十分平静。几家已经递交了申请的银行都表示,有关自贸区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并作了大量市场调研,只等发令枪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黄雪军介绍:“自贸区内的客户很期待的是,在自贸区内融资是不是能够得到像在海外融资一样的价格。香港现在发债和贷款,融资的成本就比大陆要低,自贸区以后的融资成不是否会降低?另外,是否能够自由的在自贸区内发债,发债的手续会不会简便一些?“
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成为很多跨国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的一种障碍,因此目前在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大多是行政中心,而无法起到资金归集和调配的作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周和华介绍,通过自贸区来突破瓶颈发展总部经济,将成为上海的一个现实选择。
周和华:他们的期待是把资金中心真正意义上的搬到国内来,通过自贸区的平台,资金可以境内外互相划拨,向国内的渗透更便利。从纯粹的管理型职能,转向资金的管理运用一体化,以前(总部)一般都是设立在香港和新加坡。
而作为银行,对于自贸区内的金融监管政策同样抱有很大期待,比如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取消存贷比指标考核等待。上海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建议:“作为商业金融机构,我希望(自贸区)的管理就是按照巴塞尔协议就好了,剩下的事情银行自己去管好。在自贸区里,利率的自由化进一步推动,包括存贷比、行政方面的管制办法,向以市场手段和国际通行的管控规则来管理已经走向全球化的金融企业。”
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服务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这个核心议题。更少的管制,更多的自由,当然给银行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将带来更强的竞争对手以及更复杂的风险因素,而如何守住风险底线,将是一种考验。
黄雪军: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给中资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将来的竞争者更多的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世界一流银行。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实际上给银行带来了更多经营风险,比如定价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还有对客户行为模式的分析也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