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自贸区金融创新立潮头 “大金融”五概念号令天下

2013年09月30日 0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9月29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挂牌仪式。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的挂牌,中国(上海)自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9月29日下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情况说明会召开。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以及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等国家部委的领导出席了说明会。戴海波在说明会上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戴海波说,试验区突出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等措施;突出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突出金融制度创新,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综合监管制度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事实上,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不仅是上海自贸区的焦点,也是未来国人必须淌过的“水”。上海自贸区的金融革新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相关概念股也被市场人士寄予厚望。

  据悉,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在两至三年内,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通过自贸区的实践,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一、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自贸区金融创新立潮头,可以说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服务功能的开放是超市场预期的,涉及面很广,投资者可从中掘金“大金融”概念股,“大金融”概念股的五大分支与看点如下:

  首先,是外资金融概念股,例如:飞乐音响、华鑫股份等等。

  其次,是融资租赁概念股,例如:爱建股份、中航投资、海通证券等等。其中,爱建股份于2013年6月份完成与全资子公司爱建(香港)共同投资3亿元组建上海爱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22500万元,持股75%,投资成立一家专业性的融资租赁公司,有利于丰富公司业务领域,扩大公司竞争优势。

  第三,是离岸金融概念股,例如:交通银行等等。

  第四,消费金融概念股,例如:友谊股份等等。

  第五,商业保理概念股,例如:浦发银行、金山开发等等。(证券日报 黄作金)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