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金融股无疑是两市最大亮点。与此对应的是,大宗交易平台上的金融股成交量也呈井喷态势,远超今年此前平均水平。其中一向偏爱金融股的QFII机构,更是加大了购买“火力”。
昨晚上交所发布的大宗交易信息显示,当天共有7只个股发生15笔大宗交易,其中仅金融股就有4只,它们分别是民生银行、太平洋、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4只个股的成交笔数共计10笔,合计成交量达到4.48亿元,占比达77.7%。比例之高,为今年以来罕见。
事实上,随着近期金融板块的火热,相关个股也一改此前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沉寂,现身频率急速提升。经统计,本周以来的4个交易日中,共有7只金融股23次登上该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达到23.23亿元,日均成交接近6亿元。而在今年此前的163个交易日中,两市金融股总共发生395笔大宗交易,平均每个交易日发生2.42笔,日均交易金额不过8452万元。此外,本周23笔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3.73%,也明显高于今年此前的5.37%平均折价率。
从买卖席位来看,QFII席位无疑是抢购金融股的主力军。上述23笔交易中,有8笔来自两家最为活跃的QFII营业部——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和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其中,前者分别于9月9日和9月11日购买了3.92亿元和4.11亿元的新华保险;而后者自9月9日起连续买进兴业银行、宏源证券和中国平安3只个股,累计耗资近5亿元。记者查阅过往资料发现,在知名QFII席位参与金融股的历次交易中,上述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的4.11亿元单笔买入量,仅次于2008年时国泰君安总部的两笔交易,位居历史第三位。
进一步统计显示,自去年12月4日至今年春节前,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股共被海通国际部、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等6家知名QFII营业部累计买入12.29亿元,与上述两家本周13.03亿元的买入规模相比,尚有所不及。由于去年的“12·4行情”,也正是肇始于QFII席位大规模购买包括金融股在内的蓝筹股,以此或可推断,本次“9·9行情”后市可期。
记者 艾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