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洪浩:争当药企“领军者”

2013年09月10日 10:13   来源:滨海时报    

  

  洪浩近照资料图片

  15年前,留美科学家洪浩在滨海新区创建了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莱英),那个时候,他的团队只有14个人、700平方米用房和25万美元注册资金。15年后的今天,凯莱英已拥有6家子公司、1200名员工、占地40万平方米、总资产超过8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了我国以自主创新技术为驱动的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拥有数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领军企业。

  新区创业 沃土扎根

  1987年,洪浩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佐治亚大学从事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并留在美国从事制药研究工作。之后,他又在美国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虽然那个时候在美国已经小有成就,但归国创业的梦想总是牵引着我的心。”洪浩告诉记者,1998年,国家号召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已经42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积攒下来的25万美元,回到了祖国。

  洪浩说,决定回国投资后,他花了40多天时间在国内10多个城市考察,最终决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建厂。“滨海新区不仅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而且这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地吸引了我。”洪浩说,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他在这里安下了心、扎下了根。

  瞄准国际前沿 研发投入优先

  洪浩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带领由权威专家组成的中西合璧的人才团队,根据世界制药业的发展走向,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始终走在制药产业的最前沿。“目前,我们已打造出了围绕连续性反应技术、生物转化技术、水相反应技术等绿色化学技术的研发平台,所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环境友好,大幅降低三废排放和能耗,更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洪浩说,凯莱英的产品已覆盖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心血管、糖尿病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在国际生物制药界独树一帜。

  记者了解到,从2001年起,凯莱英就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研发生产世界上第一个可彻底治愈丙型肝炎的新药,如今,凯莱英已拥有该药物主要生产技术的多个发明专利。此外,2010年,凯莱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线培南类抗生素相关产品生产厂家,同世界著名制药公司签定了多年供货合同。

  新区助力企业“腾飞”

  “政府的扶持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成为了企业困难时的一双拉手。”洪浩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凯莱英的业务增长陷入停滞,为了挺过难关,他开始筹建国际标准的cGMP原料药生产车间。市科委、新区科委等多个政府部门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组织凯莱英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原料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并获得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万元的支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又大力推进了凯莱英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在随后的几年里,在新区政府、科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帮助下,凯莱英获得了多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共获得国家划拨经费资助近4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凯莱英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力促进了公司发展。


(责任编辑:史博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