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6日,20国集团(G20)峰会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叙利亚问题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讨论重点。但寻求更广泛的金融合作,稳定新兴市场也是不少国家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大金融、大合作、大治理”国际智库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指出,中国参与G20峰会应该倡导建立“大金融”框架。
所谓“大金融”,其含义是清晰定义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构建充满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大金融视角下的金融理念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统一,金融的过度扩张反而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不利。
陈雨露表示,“大金融”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危机几乎都跟泡沫有关,都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有关。
他认为,建立全新的大金融合作框架,包括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方面的协调监督机制。竞争性货币贬值是以邻为壑,是死胡同,各国应加强合作,在追求本国利益时也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陈雨露表示,中国倡导“大金融”理念的作用,第一个方面,在于可以防止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的杠杆率快速反弹。第二个方面,“大金融”强调全口径监管,不区分表内表外,或者场外场内,强调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落实。第三个方面,建议在G20平台上强调,金融全球化的同时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全球性与特殊性要恰当结合,不可以再度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变成“金融西方化”,进而重蹈东南亚国家、拉美国家之前的覆辙,这样也可以避免中国在深度参与国际金融舞台之后惨遭西方金融大波动的冲击。(证券日报 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