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收编第三方支付大幕拉开 银联被指意图强制

2013年08月28日 11: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的大幕终于拉开。8月27日,支付宝突然发布公告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业内普遍认为,“原因”是指来自银联方面的压力。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表示,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是银联意图强制“收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信号,会使整个行业发展出现倒退。

  据介绍,2013年3月中旬,支付宝正式推出线下POS支付方案,并投入5亿元推动这一业务发展。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线上支付业务90%以上不通过银联通道;尽管线下业务已经拥有绕过银联直连银行的技术能力,但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多数企业的线下支付业务,仍在借助银联的系统。

  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高管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使用银联的系统 , 就意味着要 向银联交“买路线”,银联当然希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线上业务也经过银联的系统,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想被银联“收编”。

  “虽然支付宝没有言明停止线下POS业务的原因,但业内都心知肚明。”上述支付企业人士介绍,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意图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从2012年底开始,银联就计划让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各自的线上支付业务迁移至银联的系统上,这势必会加重企业的运营成本“此次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很可能是银联‘高压’造成的。”

  有调查报告预测,到2014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总交易额将达8万亿元,由此衍生的手续费也将达到240亿元。一旦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线上业务转移至银联系统,银联的相关收入无疑会水涨船高。

  对于外界给出的种种解释,银联方面并不认可。截至发稿,银联官方并未对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一事表态,但银联相关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强调,作为银行卡组织,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创新业务,银联发展模式始终是搭建平台,不直接与银行、非金机构等产业各方争夺市场,而是提供开放性、包容性平台欢迎各方接入,丰富客户选择。

  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则指出:“支付宝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可能另有意图。支付宝去年开始斥巨资推出的线下POS支付业务运行情况并不理想,除了竞争激烈外,支付宝在这一业务的运营上也并不成熟,其自身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放弃这一业务。”

  其实,在7月召开的董事会上,银联就将“收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意图公之于众,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8月13日,银联召集52家与其达成协议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求跨法人交易不得绕过银联。早在2012年12月19日,银联曾印发《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希望通过此举将第三方支付企业“招安”至银联旗下。

  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战略发展总监梁宪平表示,7月初央行下发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并未要求相关支付业务经过银联,也就是默认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收单业务中的支付结算可以绕过银联,并被市场理解成清算转接市场开放的前兆。而银联此举无疑是逆市场化大势而为,违背了央行的意图。

  对此,有银联人士表示,央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前提是“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意味着使用“银联”品牌的企业,需要遵守银联的规定。因此,银联出台的上述文件并不与央行政策冲突。

  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张宽海则表示,银联自身是经营机构,不是政府部门,出台文件对第三方支付企业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第三方支付企业有权选择是否接入银联通道。

  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表示,银联收费并非不可以,但除了不能强迫企业外,还必须给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事实上,在国家鼓励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银联出台“强迫”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的文件,不仅不利于行业发展,还有垄断之嫌。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