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涨跌互现。本周全球股市更是表现乏力,美股波动频大。随着美国QE退出预期逐步升温,全球股市开始惴惴不安。而中东地区动荡的政局更加剧了不安的氛围。
■多重震荡因素叠加
中东局势陷震荡 全球股市受挫黄金石油大涨
美国国务卿克里26日发表声明,称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袭击平民“不可原谅”且“不容否认”,总统奥巴马将在掌握全面情况基础上决定美方反应。中东地区动荡的政局正令全球投资者陷入不安。
而在27日的中东市场,迪拜金融市场综合指数跌幅一度超过7%,阿布扎比主要股指跌幅则超过2%。受此影响,27日亚太股市及欧洲股市早盘,主要股指全线大跌,而国际油价以及避险货币及黄金期价则全面攀升。
全球陷QE退出危机 美联储成风暴眼
随着美联储试图退出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一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购买长期证券资产的政策措施——许多之前高歌猛进的新兴经济体突然发现自身陷入被动。在印度和印尼,本币和股票市场持续跳水,类似的状况也发生在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地。
美国的QE自2009年以来对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率压抑,那些渴求高回报率的大量廉价“热钱”就在新兴经济体泛滥成灾。而自从今年美联储宣布开始考虑QE退出,已经在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带来足以构成“危机”级别的股、汇市剧烈波动。
■新兴市场股市波澜起伏
东南亚股市开启新一轮跌势
27日,东南亚多国官方均发表了有利于金融市场的乐观言论,但都没起到提振股指的作用。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亚洲新兴市场可能继续回调,在经济数据短期难以大幅改善的背景下,部分国家还面临着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困境;加之今年上半年许多国家股市涨幅过快,本身就存在一定泡沫,回吐涨幅也在情理之中。
美国CNBC评论指出,尽管目前市场有关于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出的讨论有夸大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流动性正在不断收紧,资金正寻求更加安稳的市场,这就意味着,新兴亚洲正处于危险局势之中。
资金持续撤离 流向欧股及黄金
根据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8月15日至8月21日,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基金的速度在加快。截至8月21日当周有13亿美元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债基,为7月中旬以来最大净流出金额,三分之二的资金外流是由于散户投资者卖盘所致。同时,流出新兴股市的资金环比增加了1.3倍。在等待美联储的退出政策进一步明朗化之际,机构投资者选择在9月初之前撤出资金,导致137亿美元流出美股,创下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
据了解,2008年以来,在美国QE政策的推动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资金整体流入美国以及新兴市场,流出欧洲。近期由于美联储退出QE预期升温,导致资金持续撤离新兴市场和美国,而偏好欧洲股市,并拖累全球流动性。
27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下跌
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可能对叙利亚动武,27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下跌。
27日,亚洲股市再度普跌,菲律宾马尼拉综合指数暴跌3.96%至5916.99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综合指数重挫3.71%至3967.84点,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3.18%至17968.08点,泰国证交所指数下跌2.65%至1293.97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1.63%至3034.02点,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下跌1.23%至1701.24点。
■股市预演疯狂9月
不同于上周的大幅波动,本周美股市场政策面将相对平静,但9月2日美国将迎来劳动节假日。分析人士预计,在没有利好消息提振市场信心的情况下,美股市场波动将加大。
9月即将召开的多个重要会议将引起市场关注。9月6日,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公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9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的决策;9月13日,美国8月零售与食品销售数据公布;9月16日,美联储理事将在FOMC会议前召开闭门会议;9月17日,美国8月CPI数据和9月房地产指数发布;9月18日,美联储FOMC会议、伯南克新闻发布会等。很显然,这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9月。
机构分析称,美国经济复苏依旧温和,近期数据也好坏参半,市场将焦点放在了会议前出台的8月经济数据上,尤其是就业数据。9月份就要面临美债上限谈判的压力,或将对经济与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波动。缩减购债计划的预期也易抬升长期国债收益率,对经济复苏形成一定压力。因此,开始实施缩减购债计划可能落在今年更晚的时点,即10月底或12月中下旬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
■媒体点评
新兴市场应及早防范做好准备
新兴市场怎么了?连日来的金融市场动荡,令曾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人们再度忧心: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否又将来临?各界期待能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G20峰会上寻找答案。
专家指出,近期新兴市场的波动显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的脆弱性,这也与其自身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关。
不过,专家也提醒,中长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进入实质性紧缩周期只是时间问题,留给新兴经济体重整经济结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间已经不多。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新兴市场都应及早防范,未雨绸缪,否则下一轮新兴市场大危机的到来恐怕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