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数据利好PK外围利空 A股面临方向选择

2013年08月23日 08:30   来源:成都日报   

  在外围股市一片惨淡当中,昨日A股也继续陷入短线纠结当中。上证指数全天在20余点的空间中窄幅震荡,最终收于2067.12点,下跌5.84点,近三个交易日持续下跌。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公布的汇丰PMI数据显示,8月PMI制造业初值50.1,重返50枯荣线上方,创4个月内最高水平。经济数据的利好无疑有助于A股的企稳回升,今日市场或选择方向。

  昨日盘面

  市场静待方向性突破

  经过“8·16光大乌龙指”事件搅局,本周市场的投资情绪整体上趋于平静,沪指昨日全天运行在20点的狭小区间内,分时图上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格局,日K线图上以一根带有短小上影线的小阴线报收。

  昨日沪指小幅低开,随后公布的汇丰PMI数据向好带动股指一波拉升并顺利翻红。午后风云突变,指数呈现出震荡回落走势。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表现最强,双双收红。两市总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最终,沪指收报2067.12点,下跌5.48点,成交760.18亿;深证成指收报8245.04点,上涨8.95点,成交1057.67亿。

  个股方面,市场四成个股上涨,非ST个股涨停逾26只,网络股活跃,人民网、中青宝、三六五网等涨停。浪潮软件、长城电脑等连续涨停。江苏宏宝连续第10个一字涨停。行业板块涨跌互现,电子信息、传媒娱乐、印刷包装、发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环保等板块跌幅居前。大市值股多数下跌。中小板和创业板强于大盘。值得一提的是,本周连续数天涨停股维持在30家左右,个股炒作风头不减。

  数据利好PK外围利空

  除了“8·16光大乌龙指”对本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之外,外围股市的形势越发不妙。本周,国际资本加速从亚太地区撤离,使得这个地区的经济成为近期市场的雷区,昨日亚太股指全面下跌,其中菲律宾股市暴跌6%。同时,道指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阴。市场主要担心的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会对全球经济构成影响,也是资本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国家撤离的主要原因。

  然而,外围市场的暴跌更凸显出A股的强劲。本周,A股小幅震荡。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8月汇丰中国PMI制造业初值50.1,重返50枯荣线上方,创4个月内最高水平。此前市场预期48.3,7月该指数终值为47.7,创近11个月新低。这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延续。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评论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数据时表示,随着新业务与产出的温和改善,中国制造业增长已经开始企稳。

  “A股市场将走出独立行情。”博众投资对此分析认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限。同时,汇丰PMI预览值创下4月新高,重回50以上,我国经济扩张趋势增加,也更加坚定我国股市走出独立行情的判断。

  操作建议>>>

  成长股仍是主线 短线或有分化

  本周,创业板走势持续回升,截至昨日创业板周涨幅达到5.75%,创出1月以来最大周涨幅。那么,创业板何以在“高处不胜寒”的观点下一路走强,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创业板的机会呢?

  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短期的确有调整风险,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后期震荡分化的可能性加大。业内人士分析,公募基金上半年集体抱团成长股,多数股基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但随着成长股分化趋势加剧,真正考验成长股质地的时刻到了。来自基金公司的观点认为,随着半年报次第发布,上市公司成长性将在真实的业绩数据面前揭开面纱。一些符合国家经济转型调整方向、所从事的业务有真实业绩支撑、未来成长性有保证的公司依然会享受高溢价,而一些概念性、缺乏实际应用的个股估值将受到挑战。

  金证顾问也表示,鉴于目前市场呈现小盘股为主的格局,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兴科技依旧维系市场的赚钱主线角度,建议投资者继续坚持“轻大盘,重个股”的投资策略。巨丰投顾建议投资者在谨慎的前提下轻仓操作,逢低布局国家政策支持的节能环保、家用电器以及信息消费类板块,同时,对受经济平稳运行利好的周期类个股,短期还可积极关注。本报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蒋诗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