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专注于养老机构运营的台湾恒安照护集团与主营房地产顾问咨询、代理销售的世联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试图合力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恒安照护集团董事长胡世贤表示,大陆养老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服务的概念,这对恒安照护集团而言是机会,很有兴趣在大陆打造一个可供借鉴的养老服务成功样本。
然而,当前正面临“融资难、用地难、运营难、用人难”的养老产业,在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进驻下,真的能够打破“卖房子”的怪圈,回归服务本色吗?
开发商尝试进入养老产业却无一成功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我国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近年来老龄化呈加速态势。民政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4亿人,占总人口的14.3%,但养老设施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养老床位416 .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1 .5张,养老床位“一铺难求”。
养老产业的广阔前景和供求矛盾,使得养老地产被开发商视为潜力无限的“新大陆”。然而,近5年来,诸多一线开发商轰轰烈烈地进军,却并未换回一个成功案例。
万科总裁郁亮在8月举行的万科中报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此前万科的养老地产项目并没有成功地吸引老年业主,至今我国养老地产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世联地产副总经理林蔚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当前正面临四大难题:长线投资但回报低导致的融资难;没有专门的养老设施用地,导致地价成本过高限制项目盈利模式的用地难;缺乏专业运营经验导致的运营难;缺乏专业护理人才导致的用人难。“这‘四难’制约了我们有大市场,但是没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养老地产沦为“卖房子”
据介绍,恒安照护集团在台湾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将照顾服务体系分为了七层,包括针对健康老人的小区照顾、居家照顾、老人公寓;针对半健康老人和失能老人的赡养机构、养护机构、长期照顾机构、护理之家、安宁疗护。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下滑,服务需要不断升级。
在已从事养老服务行业20年的胡世贤看来,大陆养老地产失败的关键在于缺少服务概念,仍在走卖房子的传统开发套路。因此,针对非健康老人的后半段服务层级无人做,养老地产都定位于高端健康老人,一方面通过强购买力支撑房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服务配套,回避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养老地产只是为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硬件载体,而养老产业核心内容是服务。没有服务的养老地产是很容易失败的。”
世联地产顾问业务发展部总监李亚南表示,目前地产商开发养老项目的痛点之一就是无法解决持续经营问题,没有想清楚提供哪些服务内容、怎样找到服务团队、如何保证服务品质、整合何种医疗资源、做哪些配套等问题。因此,“在产品定位上非常模糊,甚至有一些想当然。”
养老产业如何回归服务本色
世联地产的一位顾问咨询人员有这样的感慨:面对很多前来咨询养老地产的投资者,我们都会建议他重视养老服务,但却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如何做好服务的建议。
不知道怎么做服务是当前养老地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此次恒安照护集团和世联地产的合作,将把世联地产的顾问咨询、代理销售业务和恒安照护集团的产品规划、人员培训、运营管理业务联合起来。
对于世联地产而言,双方合作可以增强其对客户的服务能力;而对于恒安照护集团而言,则是要通过世联地产在大陆的资源,寻找项目机会。
恒安照护集团会以何种方式进入大陆市场,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买下地块整个链条都自己做,对项目的掌控力会比较强,更容易确保品质。但也不排除与政府合作,只负责运营部分。”胡世贤说。
业内人士认为,台湾专业照护机构的进入对推动养老产业回归服务本质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养老产业切实回归到服务层面,还需要在融资、用地等诸多环节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