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泛鑫事件引爆业内诸多问题 保监会全面排查保险中介

2013年08月23日 0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23日讯(记者韦伟) 上周,泛鑫事件一经发生便迅速发酵,立即有媒体曝出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称泛鑫”)在以往的经营中存在期交趸做、误导销售等问题。随后,业内人士纷纷把矛头指向整个保险中介行业,行业黑幕暴露无遗。 

  对此,保监会昨日发文表示,将对人身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进行风险排查。同时,有媒体称保监会已召集6家受牵连的险企召开内部会议,拟制定泛鑫保险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退保潮。此外,据上证报,浙江两家保险代理公司永力、中海盛邦确与陈怡有关,由其本人及他人实际控股。浙江保监局进行了风险排查,并对这两家关联公司的保单进行了封存。

   监管层动作:约谈六家涉事险企  封存两家关联公司保单

  据悉,截至本周一,已有200余人在泛鑫登记退保,不过具体退保程序还未启动。据北京商报报道,保监会已召集6家受牵连的险企召开内部会议,拟制定泛鑫保险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退保潮。 

  报道称,会议要求6家保险公司自查自纠,在与泛鑫保险有关联的客户中筛选出真实的客户数量以及无效的假客户数量;核算出与泛鑫保险业务来往的具体保费,以及泛鑫保险的总违规金额,以确保能保护真实投保人的正当利益。保险公司通过逐一检查电话回访记录来核实销售的合规性和保单的有效性。但截至目前,关于美女高管到底卷走多少保费、涉案保费有没有被追回等疑问依然没有解答。 

  此外,有媒体曝出浙江两家保险代理公司永力、中海盛邦确与陈怡有关,由其本人及他人实际控股。在泛鑫事件暴露后,保监会已在内部对此进行了通报。浙江保监局随即进行了风险排查,并对这两家关联公司的保单进行了封存。据悉,知情人士拒绝透露这两家浙江关联公司的保费规模。不过,据了解,由于陈怡及相关人接手这两家公司时间并不久,因此即使存在与泛鑫一样的违法违规手段,涉及的资金也不会很大,影响面相对较小。 

  泛鑫事件并非偶然 一线监管被疑不到位 

  19日晚间,泛鑫事件主角陈怡被押解回国,事件或许很快将真相大白,但此时,对于许多人来说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整个保险代理行业的黑洞和监管层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泛鑫的经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监管层似有监管不力之嫌。据悉,泛鑫作为上海保险中介市场的老大”,工商局资料显示其注册资本金却仅有300万元。而关于股东情况等信息,官网均未作披露。曾有媒体报道,一位上海保险中介人士表示,泛鑫这家公司颇为神秘,很少参加同业交流,不太清楚他们具体的运作模式和高增长如何得来。对此,曾有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为了吸引客户,泛鑫在保险合同之外与客户签订一个保监局提到的自制固定收益理财协议。其实质就是返佣给客户,而客户返佣的来源就是保险公司对中介渠道佣金的一部分。用这些代理所得制造新客户购买新保单,继续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代理费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保险中介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但此说法并未得到泛鑫的证实。 

  保险罚单基本没有威慑力  或已成变相鼓励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过低是保险中介屡屡违规的重要原因。据悉,在各地保监局开出的罚单中,罚款金额多是3万元至5万元的小单,最低的只有2000元。对此,著名经济评论家叶檀曾对媒体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或者对这些激进中介销售来说,开出5万块钱的罚单,与其说是惩罚它,不如说是“鼓励”它,因为它如此激进,如此违规,付出的代价只有5万元。

  最后,保险机构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了解,按业内的规则来讲,保险机构付给代理公司手续费用,保险代理公司为其承担产品销售和服务平台的职责。在这种关系中,保险机构对自己的代理中介具有不可推卸的管控责任。但实际上,不少保险公司并未切实承担起对中介代理机构的管控职责,往往是“重承保、轻服务”。

  可见,泛鑫事件并非是偶然,它只是一个引爆行业黑幕的导火索。保监会对人身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的大规模排查或许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加速行业洗牌,给消费者一个健康的保险消费环境。

  相关新闻:

  保监会对人身保险公司及中介开展全面风险排查

  保监会调查泛鑫高管跑路事件 多家险企受牵连

  泛鑫保险擅自销售自制理财协议已被警方立案

  泛鑫事件牵涉甚广风波难平 行业黑幕被揭

  泛鑫事件折射行业黑洞 叶檀:经营模式有问题

  泛鑫保险骗局主角已抓获 或将引发全行业整顿

  上海泛鑫保险高管跑路中介机构违规成本太低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