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被外界称为“虚拟信用卡”的信用支付业务尚未正式推出,但阿里巴巴全力备战消费金融市场的意图已不言自明。8月21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阿里巴巴独家获悉,阿里巴巴正在对信用支付业务展开积极内测,未来将根据内测情况择机推出这一全新业务。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虚拟信用卡”正在成为新的业务突破口,将帮助其全力挺进消费金融市场。
据悉,这一业务将首先向支付宝用户开放,并有望覆盖更多普通用户。通过使用信用支付业务,用户使用支付宝付款将不需要捆绑银行卡就能 够 直 接 透 支 消 费 , 额 度 最 高 为5000元。另外,这一业务还给予用户38天免息期,逾期后实行基准利率50%的罚金。
对此,阿里巴巴介绍,目前信用支付业务还处于内测阶段,具体的用户透支金额、免息期以及罚金等细节还未最终确定。阿里巴巴同时强调,该业务有别于个人消费信贷,仅限于用户在无线端支付使用,垫付资金将由合作银行支持。目前,上海地区部分商业银行已和阿里巴巴建立了合作。
据阿里巴巴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介绍,信用支付业务将向淘宝商户或者买家单向收费,如果商户开通了信用支付功能,则阿里巴巴向商户收取每笔金额1%的服务费,如果商家不支持该功能,则向选择信用支付的用户收取0.8%的服务费。另外,每笔信用支付将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担保公司实现全额担保。
对于风险防控,胡晓明表示,阿里巴巴将首先利用自己的平台数据分析能力,对每个申请信用支付的用户进行风险评估,给予其一定的信用额度;其次,在每个月设定账单日,提醒客户按时还款,逾期不还则进行催收,最长催款期限为一年;最后,对恶意欠款行为进行惩罚,包括关闭支付宝、淘宝账户等手段。
一位金融机构产品经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尽管目前阿里巴巴还不太愿意承认“信用支付”为消费金融业务,但从信用支付这项业务的实际功能看,其和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贷款等消费金融服务没有太大差别。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相比,阿里巴巴的信用支付不但使用更加快捷,还简化了对用户的审核环节,对普通用户而言,更具吸引力。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进军消费金融市场具有天然优势,从事相关业务具有可观的前景。最新数据显示,支付宝用户已突破2亿大关,每日的总交易额超过45亿元,这为信用支付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客户。另外,支付宝运营多年为阿里巴巴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阿里巴巴可以掌握用户真实的信用状况和消费能力,不但为给予用户信用额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还能有效地防范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用户真实情况的掌握,阿里巴巴可以简化信用支付业务中对用户的审核环节,进一步释放用户需求,使业务量迅速增长。
“一旦阿里巴巴推出信用支付业务,将产生示范效应,京东、苏宁等企业也会纷纷效仿推出各自的消费金融业务。”上述金融机构人士这样预测。事实上,京东、苏宁、国美、亚马逊等企业同样拥有网络销售、支付、数据分析等业务和平台,具备和阿里巴巴一样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基础。目前,京东、苏宁等企业已宣布将加快发展各自的金融业务,而消费金融业务将很有可能成为上述公司率先挺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