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3点左右,大批网友反映微信无法登录。记者采访发现,最早是iphone用户在微博吐槽,不到23点时就已无法登陆,安卓手机用户稍迟几分钟才不能登陆。本次微信宕机大约持续半小时,在23点30分左右陆续恢复登陆。腾讯微信团队事后解释为,“由于机房的网络设备出现故障,部分微信用户的信息收发和登录可能会受到影响。”
尽管本次故障时间较短,但这却是微信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故障。上一次故障发生在7月22日,持续时间超过六小时,是微信史上最严重的事故。经调查发现,原因是市政道路施工导致通信光缆被挖断。而在4月10日,由于机房交换机出现硬件故障,也导致部分微信用户约十分钟发送消息失败。
微信故障既有自身问题,也有外在原因。那么,腾讯是否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呢?
就目前看来,腾讯是否要承担责任,在于风险是否为腾讯掌控。在微信5.0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中写着:“用户在使用本软件及服务时,须自行承担如下来自腾讯不可掌控的风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由于无线网络信息不稳定、无线网络带宽小等原因,所引起的腾讯微信登录失败、资料同步不完整、页面打开速度慢等风险。”
显然,7月22日由于市政部门施工引起的微信故障,就属于腾讯不能掌控的风险。而8月19日和4月10日的故障,都是由于机房出了问题,这就属于腾讯可以掌控的风险。不过,毕竟规定里说了“包括但不限于”,这也为腾讯留下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尽管现在看来,微信故障的责任认定并不重要。因为此刻的微信,主要功能仍是通讯,出故障了最多是发不了微信,影响并不算大。但是随着微信5.0的出现,微信作为新的商业平台已粗具雏形。功能越多,责任也就越大,出现问题的影响也就越大。对此,腾讯不能不慎。
其实,腾讯并非没有教训。8月初独家发布安卓版微信5.0的腾讯应用宝,就因为微信发布延迟而遭到网友吐槽,从而痛失良机。
更巧的是,19日也是“易信”的正式发布的日子。作为网易和中国电信联合打造的新IM工具,易信被业界称作为挑战微信而生。据苹果appstore数据显示,19日20点之后,易信成为下载量最大的社交app。面对对手的汹汹来袭,微信还没来得及应对,就送上这样一份“大礼”,令人哭笑不得。
作为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强大而脆弱。对于一款软件来说,功能强大是好事,但稳定性也同样重要。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微信能脱颖而出已属不易。但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