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市场各类数据频频报喜相反的是,今年以来,资金撤出亚洲市场的步伐似乎一直未停止。日前,有多项数据显示,各类基金仍在撤出亚洲新兴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撤出亚洲市场的同时,目前仍在亚洲投资的资金呈现出由南向北的转移,中国、韩国等成为亚洲市场中吸“吸金”的亮点。
基金外流亚洲
公开资料显示,在刚过去的一周,投资者继续将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债券型基金,此类基金连续第12周出现资金外流。
基金追踪机构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型基金流出资金8.34亿美元,本币债券和硬货币债券型基金的流出额分别为3.86亿美元和3.26亿美元,较为接近。
摩根士丹利也称,连续12周出现资金外流,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分析师们称,新兴市场债券的疲软表现和由此引发的资金外流趋势近期或将持续。EPFR称,截至上周三的一周内,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流出资金7.6亿美元。
“当前很多基金及大机构都撤出亚洲的资金,亚洲市场本身的资金也在持续流出,原因还在于亚洲经济增长减速,基本面不如过去可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判断。
花旗银行中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也在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资金流出亚洲市场有两大背景,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一是欧美经济复苏,外界判断欧美经济“底部已现”,再加上美联储意欲推出QE,届时也将有大量资金回流美国;二是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开始回落,受美联储退出QE的影响,经济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
亚洲:从南到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路资金都频繁撤出亚洲市场,但是也并非所有亚洲市场都无吸引力。有数据显示,在大资金撤离的同时,北亚仍是投资者的钟情地,其中包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路透社的数据也显示,自7月以来,外资流入已经提振中国大陆、韩国及中国台湾股市,在新兴市场前景黯淡之际,这是投资人认为这些市场仍有一些潜藏价值的初步迹象。法国巴黎银行日前公开的资料显示,韩国7月外资证券投资流入股市的金额为8.53亿美元,扳回一部分先前几个月大量流出的资金。
就沈明高看来,亚洲内部资金由南向北流动,很大的原因还是源于中韩等市场价格较低,属于廉价投资范畴。
沈明高还同时表示,对于今年或接下来的几年中,亚洲市场将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杠杆。在发达国家去杠杆复苏经济的同时,亚洲市场反而在增加杠杆,比如南亚印度市场家庭杠杆率居高不下;二是贸易。随着贸易增速放缓,亚洲依靠外需刺激增长的国家将面临一个中期的结构调整,虽然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相关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体会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但如果欧美将重心放在本国国内,那么这种“去全球化”效应将极大地冲击这些外需刺激型经济体;三是资金流向。
中国独善其身?
在资金大举撤退亚洲市场之时,中国是否能独善其身呢?对此,华民并不乐观。
“总的来说,亚洲市场资金流出,中国很难独善其身。最大的原因就是增速放缓带来的基本面走衰。随着资金撤出,资产价格会回落,流动性和增长率也会相应下降。如果基金和大机构的撤离引发了一些跨国实体经济从亚洲的撤离,那将对基本面也形成很大的打击。例如在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中国就采用了高房价以及4万亿来对冲危机,虽然在经济危机期间表现尚佳,但随后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大。”华民说。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谈儒勇则表示,中国的未来主要还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表现。中国如果能够在今后的几年中妥善解决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控制风险因素,中国将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中国在挖掘内需方面还有很大潜力,但这又需要一系列改革来改善环境。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要到来,各界都在观望政府将采取何种行动来推进中国经济。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需要我们的持续观察。”沈明高说。
谈儒勇也表示,由于大陆的境外资金管制严格,外资的流出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内部资金不合理配置,一些机构投资者和高收入者没有投入国内金融市场,而是投向房地产、海外移民投资等,这些都极大地威胁到了中国市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