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药行业深陷舆论漩涡,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制药企业相继被曝出涉嫌行贿事件,就此拉开揭露行业潜规则的序幕。最新消息显示,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正在寻求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进行更为彻底的整治,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调查就会就此展开。
从盘面上看,今天医药股领跌大盘,重磅医药和抗癌等前期热点概念纷纷下挫,板块资金更是呈现大幅出逃现象。一向以业绩稳健为标签的医药股,会不会就此被调查风暴压垮?从已经公布中报的公司情况来看,医药股的毛利率几乎可以和白酒股媲美,但是销售费用支出情况却非常惊人,这真的是正常开销吗?其中又有哪些猫腻?
扫描成绩单 毛利净利相差有点大
近一个月来,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国际制药企业相继被曝出涉嫌行贿事件。随着“行贿门”事件的不断发酵,以学术会的方式进行药品推广这一行业潜规则,也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一现象?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这到底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翻看医药股的中报成绩单来看,毛利率水平可谓是相当亮眼,也是为数不多可以和鼎盛时期白酒股相媲美的行业。例如专攻神经修复药品的舒泰神,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92.74%,虽然较一季度的95.18%小幅下降,但是依然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白酒股中恐怕也只有行业老大贵州茅台,方能“与之一战”。
虽然医药股的销售毛利率喜人,但是营业利润率水平却是不甚理想,还是以舒泰神为例,公司毛利率高达90%以上,但是中期的营业利润率只有26.63%,相较一季度的31.37%下滑不少,与去年同期的61.89%更是相去甚远。反观白酒股,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相差幅度并不大。从这个角度去比较,也能从侧面看出行业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自从舒泰神公布中报后,其上半年销售费用暴增四倍的现象,也是在投资者之间引发广泛的争议。根据资料显示,舒泰神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2.57亿,同比增长446%,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推广咨询费,达2.34亿,同比增长697%。
更进一步来看,舒泰神绝对不是个案,算上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促销费、学术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支出,上市药企们的销售费用非常惊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40家上市药企的累计销售费用高达498亿元,远远超过同期创造的净利润310亿元。正是因为在销售方面的支出费用太高,才导致医药股出现毛利率高、净利率低的局面,无法复制白酒股毛利率、净利率“双高”的特征。
调查升级波 医药股成惊弓之鸟?
根据药企销售人员透露,对于国内各大药企而言,频繁地召开各种会议,几乎是家常便饭。如此看来,上市药企高企的销售费用中,到底哪些是正常支出,哪些又存在着猫腻?
国金证券就此进行过相关研究,分别选取在标普500指数中有代表性的处方药企业12家、沪深医药股中有代表性的处方药企业15家。国金证券认为,从平均销售费用率看,标普500样本医药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7.64%,沪深医药样本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2.40%,国内药企略高于国外水平。但是,如果从中位数的区间来看,国外企业销售费用率约为30%-35%,国内企业则要达到40%-45%,相对要高出10个百分点。
从这种对比来看,国金证券表示,国内外药企销售费用都占据了收入的一定比重(30%以上)。从海外医药公司悠久历史来看,这应该是行业的成熟业态,因为药品的特殊性,需要医生和患者能够熟悉、了解、规范使用,合理的学术推广费用和广告费用是必须的。反观国内的企业,相对较高的销售费用率,多少则有些难以解释。
那么,此次关于行贿行为的调查,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影响究竟有多大?中信建投认为,目前的医药行业调查形势有些类似于2006年的反商业贿赂,预计对于销售收入已经过亿元的药企影响较小,特别是代表刚性治疗需求的高端专科处方药,例如通化东宝的二代胰岛素,信立泰的氯吡格雷等等。与此相对的,那些销售收入仍未上规模的、正处于市场导入期和培育期的新处方药受此影响预计较大。时间角度来看,这波反商业贿赂运动对医院处方药销售的不利影响可能主要集中在三季度,调查风暴将于今年底和明年初将逐步停息,届时处方药销售和行业增速将逐步得到恢复。
大智慧分析师王俊则认为,此次药企调查升级,医药股集体下挫,这种反应类似于当年“毒胶囊”事件,颇有点“躺着也中枪”的意味。从短期来看,医药股由于前期涨幅相对领先,叠加此次调查风暴的不确定性,资金也是开始从医药股中撤离,暂时回避风险。不过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王俊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以及药物需求的上升,医药股必然是投资者持续关注的重点之一,所以也不必特别悲观。如果市场情绪过度悲观,则可以继续选择优质企业,寻求被“错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