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小企业借电商生财有道 专家:应向小微企业倾斜

一家北京工艺品公司在京东“开店”,3个月内网店销售额占总额25%
2013年08月15日 07:59   来源:北京日报   孙超逸

集品堂工作人员正将消费者刚在京东平台下单的商品打包,准备发货。

  本报记者 孙超逸

  昨日下午两点,东城区的红桥玩具市场内,北京天工一品商贸有限公司20多平方米的批发门店里略显冷清,但公司电脑里却不断响起“咚咚咚”的提示音。“这些都是网购消费者刚刚在京东商城下的单,让我们发货的。”经理高洪波一边打印最新的出货单,一边介绍。

  在京东商城,这家公司有个响亮的名字——“集品堂”,虽然入驻京东开放平台才3个月,但其销售额已经翻了一番多,从每月2万多元到现在的5万元。短短3个月内,集品堂在京东的销售额,已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4左右。是什么魔力使得这样一家小公司在网上的业务量呈爆炸式增长呢?

  案例:

  集品堂3个月销售额翻番

  “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想试一试,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说起入驻京东的开放平台,高洪波表示一开始只是为了“试试水”。他从2007年就开始做创意工艺品的批发生意,主要销售创意冰箱贴、书签、纸扇、鼻烟壶、中国结、首饰盒等产品,一开始只是在批发市场里销售,奥运会时生意着实火过一段时间,但奥运后一直时好时坏。

  “创意工艺品批发利润太低,只有直接卖给消费者才能挣钱。”赶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潮,为了打开产品销路,高洪波决定自己做个网络商城。为了推广,他想过不少办法,买百度的搜索排名、做广告都试过,花费不少但效果有限。自己做不行,他决定加入成熟的电商网站平台。2011年,高洪波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开了一家网店,并取名集品堂,生意迅速红火起来,到今年4月份,网上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实体店的批发销售量。

  但天猫商城红火的生意却并没有让高洪波满足。“我觉得头顶有一层玻璃天花板,我们这种小企业很难引入客流,分享网站资源,接触高端客户群。”他决定再增加一个电商平台试试看,当时正赶上京东推广开放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今年5月初,集品堂在京东的旗舰店开业了,没想到效果让他大吃一惊。

  “京东的平台更加开放,客户的消费能力也高出很多。”高洪波告诉记者,受益于京东平台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自己的公司在京东支持下建立了电话客服、在线客服、机器人客服等多种客服方式,还获得了流量上的支持。3个月的时间,集品堂在京东的月销售额就从开始时的2万多元,迅速上升到了5万元,翻了一番多。为了开这个网店,高洪波可下了点本:交了4万元保证金,另外每年交6000元使用费。不过看到生意红火,他觉得还是很划算。

  高洪波对集品堂在京东上的未来充满信心:“这里用户的消费能力高,又不需要房租,同样的销售额,利润是实体店的几倍。”他预计,到今年年底,集品堂京东旗舰店月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就能达到三分之一,未来整个线上的收入将占到总收入的7成以上。

  京东:

  7个月店铺数从6千到3万

  点开京东商城的招商页面,开放平台的招商广告异常醒目:“没经验、没团队、没业绩、没增长,京东帮你搞定统统一切。”根据京东的数据,在其开放平台推出以来的1年多时间里,京东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卖家实现了175%的销售额增长率,月交易额10万元至100万元的卖家增长率高达210%,这些商家绝大多数都是参与京东开放平台的中小企业。

  京东开放平台业务总经理蒉莺春对记者说,截至去年年底,京东开放平台业务交易额接近120亿元,占到京东整体销售总额的20%(京东目前主要还是自营业务),而未来随着京东开放平台的进一步发展,3年后在京东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将超过5成。

  她介绍,未来开放平台的发展重点将是对商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包括高质量的用户群体、优质便捷的仓储配送服务、以大数据为驱动的电商服务体系、潜力巨大的移动端入口、快捷多样的支付及结算方式和更加公平、透明、完善的平台规则等。

  众多优惠措施之下,涌入京东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急剧增加。去年年底京东公布的开放平台“店铺”数量还是6000余家,而昨日京东给出的新数字已经是近3万家,7个多月之内增长了近4倍。

  而看到开放平台好处的并非只有京东一家。在电商领域,天猫商城、当当、亚马逊、苏宁、腾讯旗下的易迅网都在构筑自己的开放平台,都是涵盖家电、数码、百货、图书等门类的综合电商。传统电商领域之外,百度、360、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公司也都在打造自己的开放平台,希望借企业之力将自己的流量转化成实打实的商业利益。

  专家:

  电商平台应向小微企业倾斜

  对于开放式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记者说,在电商平台的发展中要注意突出特色,并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

  他表示,从商业模式来说,无论是移动互联或是电子商务,做开放平台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良性发展趋势,但如果只是单纯提供平台、只依靠基础资源,各家平台很难持久,如果各家平台提供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商品,不论是企业还是电商都会失去特色,难以留住消费者。因而各家电商在纷纷推出平台的同时,在招商上也应有所选择,打造自己的特色。

  姜奇平还表示,开放平台的参与企业有大有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小微企业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地位,电商平台要想增加用户黏性、增加自身特色,小微企业不可或缺,因而在平台竞争中,电商要注意保护小微企业,给其一些倾斜性政策优惠,比如入场费、物流等方面的支持。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