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这里指的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层都在严格履行监管者的责任和义务。证监会在每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几乎都会披露、通报一些违规案件的查处进展情况,而央行在今年二季度已经通报、处罚了两家在债市违规的商业银行。股市和债市对一些监管法规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以力求做到对违规者“零容忍”。
8月13日,央行发布通知称,根据有关规定,以及包商银行有关情况,现暂停包商银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资格两年。
6月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发行次级债券有关情况的通报》,但并未出具处理意见。央行在通报中称,吴江农商行在2008年次级债券发行中,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对于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债市的强力监管,一些债市参与人士认为,这种转变是因为监管机构担心,部分商业银行利用债市来回避贷款限制,并向国内风险较高的行业提供信贷。因此,今年4月份,监管机构对债市进行调查,并对一些违规事件司法介入。
从公开通报到暂停包商银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资格两年,央行开始出招遏制债市的违规行为,以达到金融系统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求。内人士分析认为,对包商银行的处理是央行整肃债市风暴的延续,对于整改措施不力或顶风作案的金融机构,央行将从重处理。
债市交易规定允许对一系列不合规行为进行惩罚,这些行为包括虚假定价、提供虚假交易信息,以及操纵市场或对信贷工具的不当使用。
直接融资的另一主要渠道——股市,一直以来对违规行为都抱着“零容忍”的态度。在证监会每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几乎都会披露、通报一些违规案件的查处进展情况。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求是》撰文称,监管执法是资本市场发展基石。业界将之理解为,监管执法将是未来证监会工作的重心之一。
学习肖钢的文章后,笔者有两处印象最为深刻:一处是“资本市场具有法治依赖性,需要推动法治建设、加强监管执法,保障市场运行不‘脱轨’”;另一处则是“‘宽进严管’、加强监管执法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着力点’”。前者点出了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是强有力的法治措施,后者说明监管也需要顺应时代精神进行转型,转型的方向是“宽进严出”。
笔者由此猜测,因为监管层的改革“着力点”是“宽进严出”,这个原则假如包含新股发行,那么IPO迟迟未能重启似乎就有了根据。或许新股发行体制正在酝酿里程碑式的改革。
肖钢称,近年来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能够顺利做出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每年平均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终不了了之的超过一半。因此,肖钢提出,建立健全“主动型”立法保障机制,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可考虑“一年一评估、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及时将监管执法经验和趋势反映在立法之中。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股市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比如对已经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对相关机构、市场参与者都进行了严厉处罚。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债市、股市违规行为的处罚,实际上也是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护航。直接融资环境得到净化后,对经济调结构也必然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证券日报 阎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