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供给改善促"企稳" 预期修复看"信号"

2013年08月15日 07: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7月经济数据反弹,不仅确立了预期修复的主基调,更令市场重燃中级反弹的“憧憬”。本周,反弹亦步亦趋,风格转换的脚步也有所放缓。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二勇表示,政策层面“保下限”的表态仅限于引导供给端走强,需求端的改善尚未看到,最终结果大概率将是调整的放缓与底部的延长。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蒋仕卿也表示,周期性行业的机会,不在于需求端,而在于供给端。

  供给走强需求疲弱

  阶段底尚待观察

  中国证券报:最新公布的7月宏观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增加值更是创出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请问两位怎么看待此次数据对经济周期的指示性?经济阶段底是否就此探明?

  邓二勇:此次工业增加值同比及环比的改善,一方面是受去年7月低基数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基于工业的季节性反弹,只是时间点上略早于预期。本月初公布的PMI也同样验证了企业在生产环节的积极变化,尤其是7月下旬之后。而企业家作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行为转变再次说明了政府预期引导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也表明实体企业家“跟政策走”的预期投资行为模式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但值得警惕的是,政策层面“保下限”的表态仅限于引导供给端走强,需求端的改善尚未看到。因此,我们很难根据当前的数据判断经济阶段性底部已探明,最终结果大概率将是调整的放缓与底部的延长。

  蒋仕卿:7月工业增加值反弹的主要行业是汽车、电气设备、钢铁、电力生产四个行业。汽车今年的销量一直不错,用电量大增受天气炎热的影响也容易理解,最为超预期的是钢铁。从中观行业的数据来看,7月螺纹钢价格从6月29日的3230元/吨反弹到7月29日的3500元/吨,上涨8.4%;同期线材、热轧、中板反弹7.6%、3.6%和3.4%。但需要关注的是,同期铁矿石价格也一起反弹,巴西 64.5%粉矿同期上涨10.6%,澳洲PB块矿上涨7.4%。从钢铁企业的角度而言,吨钢净利润并未出现改善;也就是说,7月钢铁工业增加值的大幅反弹可能来自于消耗前期的低价铁矿石库存,而并非所谓的补库存效应。因此,仅仅凭7月工业增加值的反弹还很难说明经济趋势已经好转。

  预期修正需待信号

  反弹倾向百点小跑

  中国证券报:事实上,早在8月初,管理层释放的稳增长信号就拉开了预期修正的序幕,只是此前没有实质性数据及政策的配合,预期修正略显犹豫,请问7月数据的反弹会否正式确认这波预期修正潮?市场的反弹空间及时间怎么观察?

  邓二勇:对于前期政策层面释放的“稳增长”与“保下限”信号,市场之所以未出现明显的正面反馈,一方面在于市场对“下限”具体数值的纠结;另一方面则在于还未观察到拉动经济的有效政策出台。我们认为,整体市场的预期修复需要进一步的政策信号以及真实数据的验证,7月单月数据尚不足以支撑预期持续修复。接下来,市场大概率会在2100点上下进行“百点折返跑”,期间不排除会面临来自中期需求不及预期的下行风险。

  蒋仕卿:市场对预期修复略显犹豫,主要还是基于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毕竟任何刺激的边际效应都会递减。我们对7月数据的解读不像市场那么乐观,从铁路货运量来看,7月份显示累计增速为-3.4%,并未跟随经济上升。短期而言,市场热捧基本面最差的煤炭股,更多是基于以往煤炭股高贝塔的记忆,其反弹持续性有限。

  周期逆袭博弈升级

  中下游优于上游

  中国证券报:结构上,目前机构对周期品的分歧极大:有机构认为经济企稳回升,部分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的周期品有望迎来难得的交易机会;也有机构表示坚决不碰上游周期品,请问久违的周期复辟能否成行?

  邓二勇:7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验证了工业品价格反弹的事实,进而令市场憧憬短期周期品的“逆袭”。毋庸置疑的是,对周期性行业而言,经济短期企稳反弹的确会带来一定的机会,但仅体现为博弈性的交易机会。以两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为例,其一,从供需角度来看,水泥等中游产品的涨价更多来自供给端,而非需求端的明显回升,预计未来3个月旺季反弹的幅度不会较往年明显扩大;其二,对钢铁行业而言,价格上涨初期的触发因素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与加大环保治理力度这两方面的因素,而钢贸商“买涨不买跌”的惯性逻辑进一步推动了库存的回补,该行业同样未看到真实需求的明显好转。因此,短期周期股存在“躁动”的动能,但这种博弈性机会的退出时点较难把握,可参与性较低。此外,下半年利率水平的脉冲性波动也会加剧这种波段机会的不确定性。

  蒋仕卿:周期性行业的机会,不在于需求端,而在于供给端。1-7月全国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长7.1%,水泥产量累计同比增长8.9%,客观来说这一数据并不算差。周期性行业的盈利下滑,更多是供给增加远远超越需求增加所致,越往上游走,产能过剩就越甚。因此,即使要参与“周期复辟”,最好也只参与中下游行业,上游板块的参与价值不大。

  风格转换亦步亦趋

  两类机会脱颖而出

  中国证券报:就下半年的市场“主角”来看,已然进行风险释放的成长股还有无翻盘的机会?主战场会转移至哪类板块中?整体市场走势又将青睐何种路径?

  邓二勇:当前市场出现一定的风格转换迹象,不过其持续性存忧,整体指数倾向于先震荡后向下;配置上宜适当提高防御性。对新兴产业公司而言,在前期向龙头成长股集中的前提下,建议投资者撤出二线题材性成长股。周期行业方面,可保留一定下游可选消费行业配置比例,如地产、家电等,中游以上工业品尽管存在季节性改善带来的博弈性机会,但可参与性较小,操作难度较大,依旧建议规避。未来维持提高两类配置权重的建议:一是经济弱势难改的情况下,加大对医药及食品饮料板块的配置比例;二是下半年政府对民生类定向投资较为确定,关注铁路城轨建设,清洁能源以及4G通信。

  蒋仕卿:周期股能否成为下半年的主角,取决于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如果确实观察到稳增长的实质性政策出台,且PPI在年内趋势向上,则风格切换才会正式成行;如果经济的反弹只是昙花一现的话,那么当前切换到周期性板块中的投资者,未来仍需再度切换到成长中。因此,此次经济反弹能否扛过年末这一节点,非常关键;目前来看,经济反弹只是暂时的企稳。不过,有一些供给端收缩的周期板块已具备相对确定的机会,如化工中的农药、染料等,这类供给端收缩的故事或将继续演绎。

  邓二勇:“政策层面”保下限“的表态仅限于引导供给端走强,需求端的改善尚未看到,最终结果大概率将是调整的放缓与底部的延长。”

  ——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2012年金牛分析师投资策略方向第三名

  蒋仕卿:“即使要参与”周期复辟“,最好也只参与中下游行业,上游板块的参与价值不大。”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 2012年金牛分析师投资策略方向第五名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