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暑假出境游 各银行纷纷推出刷卡优惠

2013年08月14日 11:07   来源:南宁晚报   乔馨

  每年暑假都是旅游的旺季,其中境外游颇受游客欢迎。在学生放暑假后,各种家庭游、夏令营、毕业旅行等热度一路飙升。随着境外游高峰到来,境外刷卡高峰也随之到来。在境外旅行消费,充分利用好手上的银行卡,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

  A 购买机票享实惠折扣

  如果是自助出境游,交通、住宿费用几乎占了所有消费的一大块。需要自己在海外网站上预订机票、酒店,很多海外网站只接受信用卡付款方式的预订。近期,多家银行推出了刷卡买机票打折或返现的优惠活动。

  记者了解到,通过招行“出行易”平台购买机票,如果持卡人往返程预订同一航空公司,最多可以减免460元。通过“出行易”网站、手机银行客户端预订机票,还可以获得3倍信用卡积分。此外,交行则规定,太平洋信用卡持卡人在东航官方网站购买东航国内航线5折以上机票,可在原折扣上再打9.6折。

  若市民选择跟团游,那么不少银行信用卡也针对暑期热门旅游线路推出了优惠活动。例如,中国银行就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港澳台旅游的信用卡刷卡优惠活动。若在指定旅行社报名,每单满3000元及以上,持白金卡每单最高可减免1200元,持普卡、金卡每单最高可减免800元。

  B每月返现最高150美元

  除了出行的问题,购物也是不少市民出境游的一大主题。如果选对了信用卡,返还的现金真的能带给你不小的惊喜。记者咨询得知,中行、招行、工行、光大等多家银行均推出持信用卡可在境外旅游目的地多家指定优惠商户享刷卡消费优惠或返现优惠。

  针对市民去香港、澳门、台湾旅游,部分银行推出了相关活动。中行规定,信用卡持卡人在香港、澳门、台湾多家指定优惠商户刷卡消费,单笔交易满等值2000元人民币,还可以获得5%的现金返还,最高可返还500元人民币;“62”开头的工行银联信用卡持卡人,当地400家商户刷卡消费时,享有4折至9折优惠,优惠商家包括餐饮、娱乐、酒店、美容健身等。市民出行前提前了解优惠商家,也可省下一笔开支。

  此外,信用卡的返现优惠力度也是较大的。招行持卡人在香港海港城刷卡消费满3000港币,可返还价值100港币现金券,在时代广场单笔交易金额满19999港币,可获得价值1000港币的刷卡金礼包;此外,9月30日前,使用光大VISA信用卡在境外通过VISA渠道刷卡消费,单月每满5笔消费返还该5笔刷卡金额的3%,每月最高返150美元。

  一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国内旅游市场已接近饱和,而境外旅游市场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每到旅游旺季,旅行社、旅游网站、一些银行信用卡等都会择机推出特色活动抢滩境外消费市场。旺季时节,有出游计划的人不妨多留意商家信息,借助优惠促销,缩减旅游费。

  理财日历

  ◎ 中国银行

  产品名称:中银债富2013280期人民币理财计划

  发售时间:即日起至8月19日止

  发售门槛:10万元

  投资期限:183天

  参考年化收益:5%

  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

  ◎ 交通银行

  产品名称:沃德添利91天

  发售时间:至今日

  发售门槛:10万元

  投资期限:91天

  参考年化收益:4.7%

  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

  ◎ 浦发银行

  产品名称:2013年第418期同享盈

  发售时间:即日起至8月19日止

  发售门槛:5万元

  投资期限:35天

  参考年化收益:4.7%

  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

  ◎ 华夏银行

  产品名称:增盈1356号

  发售时间:即日起至8月20日止

  发售门槛:5万元

  投资期限:183天

  参考年化收益:4.9%—5.2%

  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


(责任编辑:蒋柠潞)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