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汽车股业绩提底气 迎来机构第二轮加仓潮

2013年08月08日 07:52   来源:金融投资报   

  淡季不淡,多只汽车制造股公布7月产销快报显示销量仍出现给力增长。随着行业恢复性增长,汽车股再次回到机构投资者的视野。近日多只汽车股获得机构明显加仓,继二季度大举加仓后,汽车股迎来机构加仓第二波。

  机构成涨停“发动机”

  2012年汽车股业绩差强人意,股价表现平平。进入2013年,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二季度中多只汽车股股价大幅上涨。在休整一段时间后,近日汽车股卷土重来,一汽轿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主要汽车股纷纷出现上涨。

  上半年业绩表现出恢复性增长,以及《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的正式发布是汽车股集体走强背后的催化剂,有分析人士指出。据统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上半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比例超过7成。而在22家汽车整车制造上市公司中,14家已披露业绩预期或快报,预喜家数达到12家,比例高达83.33%。除业绩造好提振股价外,《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给汽车板块的集体走强带来了提振效应。

  汽车股走强背后,浮现机构加仓身影,而这已经是二季度中机构明显加仓汽车股后的第二轮加仓。4月中,包括一汽轿车、江淮汽车等多只汽车股获得机构投资者明显加仓。以一汽轿车为例,四月中旬该股拉开了翻番行情的序幕,4月22日-25日的四个交易日中,机构投资者持续买入痕迹明显。上述交易日中机构分别买入1.18亿元、1.23亿元、0.96亿元、1.47亿元,累积买入折合约4600余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本比例超过3%。从该股一季报机构情况来看,此次4个交易日中机构加仓力度十分巨大。

  而就在前期股价大涨过程,汽车股普遍进入了调整走势当中,近日汽车股卷土重来,机构大举买入身影浮现。8月6日,一汽轿车、长安汽车均以涨停出现在交易所公开信息当中。其中一汽轿车获得四家机构合计买入高达3.09亿元,虽然也有三家机构逢高减仓,但卖出1.16亿元的力度明显不如买入。买入机构折合约买入2300万股,占流通股本近2%,机构投资者加仓意愿明显。除一汽轿车外,长安汽车亦获得机构关注。6日该股买入前五均为机构,买入金额达到2.33亿元,卖出中机构合计卖出1.09亿元,机构买入力度明显较卖出集中。上述机构合计买入约2370万股,占流通股本不足1%。调整完成后汽车股再次选择上攻,机构投资者加仓痕迹明显。

  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上半年,汽车行业业绩普遍回升,成为股价走高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而7月份是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而这个淡季中不少汽车厂商仍保持较高的销售增长,随着三季度末销售旺季的到来,市场对汽车行业下半年业绩仍有期待。

  对于7月淡季的担忧,被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稳定的销售增长所打消。8月7日,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分别披露了7月份产销快报,其中长安汽车增长最为迅猛。公告显示,长安汽车7月共销售汽车12.46万辆,同比增长31.01%。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紧随其后,7月份共销售汽车分别达到35.3万辆、3.15万辆,同比增长10.11%、7.71%。

  2013年以来,长安汽车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公司预计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38%。三季度首月公司销售给力,出现明显高于同行的销售增长。对此,有分析认为长安汽车推出一系列自主、合资品牌车型获得认可,销量也在逐渐增加。三季度随着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车上市,前三季度公司仍可能保持较快的业绩增速。

  长安汽车7月表现抢眼,多家整车制造企业也保持平稳速度增长。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胡文洲表示,上半年汽车行业景气度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乘用车板块在刚需拉动下,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今年主要厂商产能释放的速度略有放缓,终端层面没有再现恶性的价格战竞争。此外,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也促进了相关企业毛利率的恢复。因此,总体来看,上半年大部分汽车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不乏业绩超预期的个股。

  在汽车行业恢复性增长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压力。例如宏观经济的拖累、资金紧张带来的终端压力以及政府限购限行都可能是下半年拖累汽车行业复苏的因素之一。 但,这些不利因素是否会改变汽车行业的增长势头,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