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证券:四年内三次增资铺垫上市之路

2013年07月31日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券商评级最大黑马广州证券,近日公布15亿元的增资计划,算上本次增资计划,广州证券近四年来已经三次增资。据悉,公司频繁增资正是想尽快突破发展创新业务的资本瓶颈,加快实现业务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从而为达成上市目标。

  有媒体称广州证券正在积极准备上市工作,本报记者并没有找到广州证券相关负责人得以确认。虽然公司本身近年来进步显著,但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广州证券现在仍为有限责任公司,依据现行的证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直接上市,需要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后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申请上市。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广州证券2015年之前应该不能完成上市目标。

  广州证券于1988年成立。1997年增资改制为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被核准为全国性综合类券商,2009年公司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143428万元。2011年,其母公司越秀集团对广州证券做了10亿元的增资,并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增资公司,预计广州证券“十二五”期末能够上市。今年,广州证券实施新一轮增资计划,增资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广州证券增资扩股,公司第二大股东穗恒运A投入了3.67亿元。穗恒运A参股广州证券始于2008年4月,当时分别受让广州富力地产、广州粤泰集团和广州城启集团所持广州证券共20.02%股权(16360万股),受让价格为每股2.5元,投资约5.5亿元,成为广州证券的第二大股东。其后对于广州证券的投资不断加码,2009年10月,穗恒运A又增资约2.42亿元,在广州证券中的持股比例从20.025%增加至21.82%。而其投资也得到了丰厚回报,2012年对广州证券取得投资收益为6880.23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这样做或许是为了确保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地位,确保所持股份不被稀释。

  本轮增资扩股后,广州证券的注册资本将由现在的19.78亿元增至近35亿元。前两次广州证券共20亿元的增资,加上公司2009年来推行的“买卖结合、发展创新、股债并举、综合服务”的业务转型策略,使得公司行业排名大幅提升。广州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从2009年末的第70名和第69名上升到2012年末的第38名和第27名(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母公司口径数据),有效提升了竞争实力和行业地位。此外,广州证券的证券公司评级也从2012年的证监会公布的“BB”级直升3级至“AA”级。

  对于此次增资的主要目的,广州证券表示,是为更好地把握行业创新背景下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提高创新业务的比重,加快实现业务结构性转型,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缩小与上市券商和优势券商的差距。

  早在2011年,越秀集团便表示过要积极推荐广州证券上市工作。

  在转型创新及三次增资后,广州证券近年来进步不少。大股东背景及支持力度正是广州证券突围的关键因素。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开资料显示,从衡量券商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净资本收益率”看,2012年广州证券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中小券商。广州证券以13.46%排名第三,排在国信证券、招商证券这些实力券商之前。

  数据显示,2012年广州证券营收同比增长155%,投资管理和投行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尤其债券业务已成为拳头产品。其全年投资管理业务固定收益类投资加权收益率为42.31%,跑赢上证公司债指数34个百分点,投资业绩在市场同期运作的413只债券型基金中排名在前1%。投行收入也创历史新高,股票和债券主承销共计28家(其中债券26家),粤华包B”公司债更开创自2004年以来B股再融资先河。

  其他指标上,广州证券的总资产排名第23位,营业收入排名第38位,净利润排名第28位,年度证券公司债券主承销家数排第10位。相比2009年,前三项指标分别提升了36位、32位、41位(2009年尚未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广州证券也达到9.38%,高出上市券商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

  公司收入结构中,经纪业务占比由2009年的87%降至26%,投行业务占比由2009年的2%大幅上升至28%,投资管理业务占比则由9%跃升至40%。

  广州证券现有股东为8家法人企业。2012年,广州越秀企业集团、广州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分别将所持广州证券38.42%、14.2%股权无偿划拨至广州越秀金融投资集团(即越秀集团的金融证券板块)。股权变更后,越秀金融目前合计持有广州证券59.54%的股权。此举之后,广州证券股权集中问题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股东将继续支持公司将业绩做起来。

  不过,依据现行的证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直接上市,需要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后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申请上市。而广州证券现在仍为有限责任公司。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广州证券2015年之前应该不能完成上市目标。(证券日报 潘侠)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