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温捂热经济家电啤酒受益 “电荒”消失

2013年07月31日 07:16   来源:国际金融报   ■ 黄烨 杭梅 

  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此前,中央气象台连续4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并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部分城市或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高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就连奶茶店排队的人都多了起来,更可能对中国宏观经济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短暂推高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当然,一些行业和产业可能会从中受益,如大打价格战的电商和空调、饮料厂商等。

  不过,高温下的中国仍凸显了与以往的不同。今年,市场中不止少了“电荒”等字眼,更少了对第二产业的“拉闸限电”。这背后,或许又是中国经济内在“低温”的体现。

  推高CPI

  据民生证券的研报,近期生猪价格“涨幅较大”——7月26日,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15.05元/公斤和23.05元/公斤。

  “高温对猪肉市场有影响,如在调运过程中,会导致生猪死亡,进而影响终端价格。”不过,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但这不足以影响近期肉价的上涨,年初腹泻病导致的仔猪成活率低、行情低迷引发的农户仔猪补栏积极性不高等供需层面的因素,才是主因。且从经验上看,高温季一般是猪肉的消费淡季。”

  在姬光欣看来,与猪肉价格相比,“果蔬类价格受高温天的影响应该更大。”

  “鸡毛菜(小青菜)平时卖3.5元/斤,这两天我们卖4.5/斤。”在上海浦东乳山路附近的一家菜市场,多位摊贩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大青菜平时2元/斤,现在每斤涨了0.5元。”另外,记者询问几家粮食店后获悉,江苏、东北的大米价格“暂时还没有变化”。

  对此,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天气炎热,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开花类蔬菜较难结出果实,这对菜价会有负面影响,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菜价。”

  由于食品在CPI中占据30%左右的份额,马文峰担心,这或导致CPI上涨,“说不定,7月的CPI会比6月的2.7%还要高一些。”交通银行昨日预计,初步判断7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6%-3%左右,“取中值为2.8%,即CPI同比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的态势。”

  家电啤酒受益

  除了会“烤”验中国宏观经济,微观面看,一些产业及由此延伸的资本市场可能会从高温中受益。森德金融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宣继游就对媒体说,全国高温利好“首先体现在啤酒板块,再者是消暑电器”。

  国金证券此前直言,只要天气帮忙,空调行业今夏旺季旺销的概率较大,整个行业也可期待6月下旬至8月的旺季旺销。瑞银也分析,若高温持续,去年下半年房地产旺销带来的滞后需求有望释放,空调“增速预计将提升”。

  “相比平时,现在我们的空调产品毫无疑问是卖得最好的。”苏宁电器有关人士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以上周的统计看,周一到周五,空调销量占总销量的占比达到40%。周六和周日,该数据上升至45%。”

  除了空调行业,受益的还包括电商行业。一家要求隐去公司名字的电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为了迎合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目前该公司超40%的产品卖的都是防晒霜、泳装、风扇类等小家电及一些轻薄的衣服等。

  “电荒”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几年一样,高温下的中国再次刷新了一项纪录——国家电力调控中心数据显示,7月24日-7月25日,全国日发电量两次刷新历史纪录。具体来看,华北、华东、华中3个区域电网及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7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最新预测,今年上海电网最高负荷将达2800万千瓦。而7月30日,南京市的最高用电负荷再次刷新历史纪录(817万千瓦),不少居民小区配电变压器已处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天气炎热,电力消费会有显著增长。”能源专家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6月的电力消费增速是5%以上,7月和8月,增速会突破6%。这就要求,一方面,电厂要加强发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电网一方也要保障供电的及时性。”

  不过,记者发现,今年高温下的中国实际上有不少不同点。比如,往年常喊的“电荒”,2013年似乎在市场中消失了。同时,更没有了“煤荒”和煤炭价格的高涨。

  而往年对工业企业的“拉闸限电”连续第二年在部分地区消失。“我们厂正常开工,没有限电举措。”江苏一家私营电器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至少在我所在的镇,工厂都在开工。”

  “这说明,中国宏观经济仍在调整期,并没有开启高速增长的模式。”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表示,“目前这个阶段,供给和需求两者更加接近市场的真相。”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分析,换个角度看,上述现象也可能是“产能过剩的表现”。他说,“比如,前几年,大规模地进行电网扩张、煤炭产量的提升,殊不知,市场早已供过于求,并导致了现在的电力、煤炭等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