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坊间热议“中国经济运行上下限”。
此语首次出现在7月9日。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由此,市场猜测,总理所指的“上限”与“下限”应该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设定的经济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较为接近。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会上,李克强进一步指出了宏观调控的“上限”与“下限”。他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表达了政府转型释放改革红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未来方向和决策选择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不过,从形势上看,笔者认为,确保“下限”目标的压力似乎更大些。
先从上限目标说起。“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最通俗的理解就是CPI指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的CPI数值分别为2.0%、3.2%、2.1%、2.4%、2.1%、2.7%。其中2月份的数值比较突出主要是节日因素,而6月份同比数值走高主要受到翘尾因素影响。因为去年6月份CPI环比下降了0.6%,降低了今年6月份CPI同比指数的对比基数,造成这一数值走高,而从更能反映短期价格走势的环比变动上看,6月份,全国CPI环比持平。从这半年数据看,其均值为2.42%,距离3.5%的预期目标仍有空间,通胀走势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再从宏观形势上看,外围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正走向尾声,国内政策信号明确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监管层加强了对流动性的管理,下半年国内货币供给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将放缓,央行公布的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显示企业和居民通胀预计进一步减弱,预示今年通胀压力较小。
因此,在不出现大的意外波动情况下,防范通货膨胀的“上限”目标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再来看看“下限”,稳增长、保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低于一季度的7.7%。这一主动调整的经济增速降幅符合市场预期,沪深股市在数据发布后双双上扬,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长期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出现一些好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3.9%,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0.9%,拉动GDP上涨0.1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消费对稳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进一步依靠内需,寄望短期内通过消费拉动经济继续大幅增长也存在相当难度,毕竟消费作用力显效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外贸形势严峻,下半年更不容乐观。因而,经济下行风险仍是当前政策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而就业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众所周知,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在经济增速稳中趋降到背景下实现就业的稳定增长,在不扩大货币投放的情况下找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平衡点,是考量政府调控手段的一道难题。
不过,有资料显示,去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增速创13年内最低,但在这一年里,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是过去数年中就业形势最好的。
这说明了什么呢?
笔者以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严格落实“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从而带动相关一系列产业,或成为同时实现稳投资、调结构、护民生的利器。(证券日报 一 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