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进口车涉嫌靠垄断牟暴利 在华利润比国外高出30%

2013年07月30日 08:59   来源:每日商报   

  

  近期,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扩大,进口汽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以往人们以为进口汽车关税比较高,所以价格也比较高,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专家指出,没有哪个国家允许或放任外国进口汽车在本国获取暴利,而一些跨国公司却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大幅抬高产品价格,控制零配件销售等手段获取暴利,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洋品牌靠在内地获暴利渡过难关

  在加拿大工作的瞿先生不久前从北美购置了一辆排量为3.0T的新款奥迪Q7,花了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日前他回到国内,看到同一款的进口汽车价格吓了一跳,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超过了100万元。

  “同样的汽车在美国市场大概只卖6万多美元,算起来只有中国的1/3。”瞿先生对于外国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如此“天价”甚为不解。

  然而,中国消费者似乎见怪不怪。一名进口汽车经销商介绍,进口奔驰S350汽车在中国内地的报价为139.8万元,而海外零售价在56万元左右。

  还有的汽车差价更为离谱,如路虎牌在中国内地报价为118万多元,而海外仅合人民币30万多元;宝马X5在中国内地报价为88万多元,而海外仅合人民币30万多元,差价几乎3倍。

  同一款式汽车,差价为何如此巨大?许多年来,国外汽车厂商一直含糊其辞,宣称中国进口汽车税额高导致了售价提高。

  “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但绝大多数进口汽车没有到这个排量,纳税低于这一税率,然而它们在中国的售价却高得离谱。”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坦言,“前几年金融危机,很多洋品牌汽车就是靠在中国内地获取暴利渡过了难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建军说,涉嫌垄断最突出的表现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厂商利润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据上海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张敏分析:“对于大排量豪华车,我国征税额确实比较高,但也不可能有三倍的差价,这里确有暴利问题。”他说,某些外国汽车进入中国的到岸价已经加价,先将巨额利润留在了境外;其次是完税以后,还要加上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公司的利润;另外,还有中国经销商的利润,这些费用最后都要由中国消费者承担。

  大体而言,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内地销售高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左右,没有市场垄断,哪来的如此暴利?饶达如是说。

  零配件也垄断价格翻好几倍

  不仅在销售环节,而且售后维修、保养环节,进口汽车也是高度垄断的。“比如零配件供应,也由国外汽车厂商高度控制,只能在4S店销售,价格翻了好几倍。又比如,汽车补漆在普通修车厂只要几百元,到了4S店就要两三千元,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饶达说。

  百联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王仕龙无奈地说:“现在中国每卖18辆车,就有一辆进口车,而由于涉嫌垄断,外商在华销售一辆进口汽车的平均利润,几乎等于十辆国产汽车。”

  上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认为,除了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价格坚挺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厂商不当利用了中国内地某些法规的“保护”。

  他介绍,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内地汽车市场,2005年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一些国外厂商滥用这一法规条款,通过境外总经销商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进行控制,造成进口汽车售价、配件维修价格十分昂贵。”臧新兴说。

  沈建军说,在国外,一个汽车品牌有很多经销商来经营,充分的市场竞争很难进行价格操纵,而在中国内地,从汽车销售到零配件服务,只有单一的4S店渠道,因而产品定价、零配件分拨、商务政策全是国外厂商说了算,很容易形成纵向垄断。

  工商总局公布12起垄断案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9日通过其新开通的“反垄断案件公布平台”公布了12起已查结的垄断案件。

  这12起垄断案件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行业协会混凝土委员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江西省泰和县液化石油气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河南省安阳市旧机动车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湖南省永州市保险(放心保)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湖南省张家界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湖南省常德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湖南省郴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浙江省江山市混凝土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浙江省慈溪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四川省宜宾市砖瓦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西双版纳州旅行社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案。

  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任爱荣指出,上述12起案件均属垄断协议案件,涉及建筑材料、建设工程检测、二手车交易、保险、旅游、供气等行业。其中,有9起案件是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行业协会涉及垄断协议问题比较突出。

  反垄断法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垄断行为作出处理决定后,可向社会公开。“这次集中公布已查结的垄断案件,标志着工商总局建立起反垄断案件公布机制。”任爱荣表示,今后,凡工商总局或总局授权查办的垄断案件,都将通过设在总局网站的“反垄断案件公布平台”及时予以公布。据新华社、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