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逾20省市公布地方半年报 稳增长关键仍是稳投资

2013年07月25日 10:36   来源:新华网   何欣荣

  在全国经济半年报之后,日前约有20个省区市陆续公布了地方经济半年报。从统计看,75%左右的区域经济增速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下滑。在稳增长的背景下,稳投资可能是下半年的主要看点之一。

  部分区域增速不降反升

  从总体来看,今年区域经济仍然延续了往年的特征,呈现“西高东低”格局。天津、重庆、云南分别以12.5%、12.4%和12.4%的增速领跑全国,其他中西部省份的这一指标也多在10%以上。

  东部地区,三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和山东上半年分别增长8.5%、9.6%和9.6%。北京和上海仍然处于垫底位置,经济增速均为7.7%。

  由于全国经济整体下滑,中西部也难逃影响。重庆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6个百分点,陕西下滑了2个百分点,四川下滑了2.9个百分点。

  在中西部增速纷纷下滑的背景下,一些率先转型的东部地区表现稳定。如上海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广东的提升幅度则达到了1.1个百分点。

  这样的对比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以上海为例,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占GDP的比例达到60%以上。“服务业增长10%,就拉动经济增长6%以上。这个基础有了,经济波动就不会特别厉害。”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表示。

  警惕统计注水和征“过头税”

  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有两大现象值得关注。

  首先是统计数字的精准性。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7.6%。而在地方层面,最低的上海、北京也有7.7%。全国数字和地方数字不一致,在2012年也有体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为51万亿元,而地方公布的GDP总和为57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省。

  对于这一现象,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有两点需要向公众说明。“首先,全国GDP并不是地方GDP相加得到的。统计作为一门科学,没有这么简单。其次,地方的GDP指标,需要得到国家统计局的认定和核准,不能擅自发布。”

  但叶青也坦承,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要警惕统计造假的可能。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披露,广东中山市横栏镇的统计存在造假现象。被抽查的71家工业企业共2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被当地政府虚报为85.1亿元。“地方虽不能擅自发布GDP,但这种源头注水的方式,影响其实更坏。”

  其次是随着经济下滑,地方财政增速锐减,而支出却刚性增加。为了减轻压力,一些地方要求企业年初交全年的税,或搞增值税预缴,这种征“过头税”的现象,对企业经营影响很大。

  对此,专家指出,越是经济困难,越要通过结构性减税“放水养鱼”。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也应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支出进度,让财政较为困难的地区吃上“定心丸”。

  投资仍是稳增长的关键

  对于宏观经济,中央的要求是既不能搞GDP崇拜,也不能滑出下限。考虑到全球经济仍然复苏乏力,短期内稳增长将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

  对于如何稳增长,普遍的共识是稳定内需。内需除了消费,就是投资。近年来,要求扩大消费成为一种潮流,相比之下投资遭到的非议很多,经常与产能过剩、腐败寻租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消费和投资都是中性词,两者并不是对立关系。今天的投资,其实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消费。经济学家巴曙松曾有一个经典比喻:“如果站在大城市街头,看到车全堵在一块。你觉得是应该投资修路,还是鼓励汽车消费?”

  这样的比喻说明一个道理,国内需要投资的地方还不少,但要控制好投资的去向和规模。比如铁路,我国的铁路虽然发展迅猛,但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也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此外,城市的节能环保设施仍存在短板。诸如燃气管网、污水处理等项目,既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改善民生。

  投资是必要的,如何提高投资效率才是关键所在。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必须改;二是由于行政干预造成的地价、电价和利率等投资要素价格扭曲必须纠正。“只要政府不再大包大揽搞投资,交给民间企业去干,我国可以实现高投资率和投资效率提高并存。”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正在尝试改变投资模式。比如在铁路投资上,今年上半年安徽和江西等省份先后成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此类基金一般能保障一定的收益,对民营资本有不小吸引力。这种通过改革撬动民间投资的方法,将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杨东)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