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尚普咨询:矿石定价周期不断缩短

2013年07月23日 16: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长期以来,进口铁矿石采用的是长期供货、年度定价的“长协”模式。到了2010年,铁矿石长协合同的年度定价终于被打破后,矿石定价出现了逐步缩短的倾向,而定价权也引来多方争抢。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延续40年之久的年度铁矿石定价体系终结以后,中国的钢厂已经越来越适应较短期的定价体系,定价周期也从季度向月度甚至更短周期延伸。

  中国主流钢企的集体意愿之前一直倾向于较长时间的定价机制,在长协结束后,三大矿山提出了季度定价体系,曾一度遭到中国的反对,即使无法按年度执行合同,国内也倾向以半年为周期,而不是以季度为周期。

  而现在看来,季度周期也已经成为过去式,更短的定价周期取而代之,而中国慢慢适应了这样的定价机制。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大部分的长期合同开始按当月指数定价,而现在已有取提单日5天前后的平均指数来定价。

  定价权也引来多方混战。在最初推行季度定价时,矿山企业基本选择以普氏铁矿石指数(IODEX)为依据,由于普氏指数推出较早,并且在最初询价时给了矿山和贸易商更大的权重,因此也受到相关企业的信赖。

  虽然现在普氏铁矿石指数在定价体系中仍然具有剧组轻重的地位,但是国内外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铁矿石指数,如TSI、MB、CSI、钢协指数、新华社指数等等,它们都试图自己的影响力,让企业在定价时以自己的指数作为参考和依据。而为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矿石交易平台不断上线,如去年5月上线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和新加坡的Global Ore 平台,它们根据交易情况发布每天的基准价,希望形成自己的指数。

  尚普咨询在《2013-2017年中国天然矿石市场调查报告》中提到石年度价格合同已经被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协议所取代,并且不排除这一定价周期继续缩短,各方混战争夺定价权的局面也将持续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