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于媒体刊登了《康得新上市三年总资产增近10倍 涉嫌财务造假》一文,康得新(002450)自2013年7月9日起停牌。
据了解,同花顺数据显示,在该文刊出前几日,康得新的融券余额从7月2日的73.76万元激增至7月8日的384.72万元,增长近4倍。面对产能、海外企业关联关系、资产虚增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方面的诸多质疑,康得新今日刊发澄清公告进行了详细说明。
KangDeXin Europe
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针对此前媒体对于康得新与KangDeXin Europe关联关系的质疑,康得新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KangDeXin Europe是康得新在欧洲的经销商,其实际控制人为Huali Europe Holding。
2008年康得新与Huali合作之初,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商号,双方商议,采取康得新以名义持有KangDeXin Europe股权的方式进行合作。待运营顺畅,双方建立信任后,康得新再将名义持有的股权转回给KangDeXin Europe实际控制人。
由于康得新对于KangDeXin Europe并未实际出资,不享有其实际控制权和权益,因此,KangDeXin Europe未被作为康得新合并范围内的下属企业进行披露,且上述事实有欧洲当地律师事务所的专项法律意见为依据。
针对预涂膜产能、单价以及国际出口业务的质疑,康得新也一一作出了回应。
康得新称公司披露的产能不存在虚增。公司5、6号生产线,幅宽1.8米、最大速度300米/分钟,招股书中披露的3000吨/年产能按165米/分钟的生产速度、工作时间7500小时/年、通用膜厚度进行测算。公司7~10号生产线,幅宽1.8米、最大速度450米/分钟,招股书中披露的6000吨/年产能按330米/分钟的生产速度、工作时间7500小时/年、通用膜厚度进行测算。公司的设备产能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过近三年持续的技术改进,公司实际生产速度已较测算速度有较大的提升。
对于报道中提及的公司预涂膜单价2011年不超过3万元/吨,2012年单价维持在2.75万元/吨,每吨单价虚高4100元/吨、4700元/吨的说法,康得新解释称,公司预涂膜分通用型、功能型产品共60多个品种,产品售价从1.8万元/吨到十几万元/吨不等。公司通过加大中高端市场的开拓,增加功能型预涂膜在销售中的比重,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2010年、2011年、2012年1~9月公司预涂膜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2.31万元/吨、3.31万元/吨和3.22万元/吨。用通用型产品的单价与整体销售平均单价进行对比得出价格虚增的结论与事实不符。
在国际出口业务方面,2008年、2009年分别出口到美国的预涂膜为4510.34万元(1441.49吨)、 3045.72万元(1243.86吨),而非质疑报道中援引的非权威机构Zepol提供的出口数据。公司有包括中国海关在内完整的出口资料及凭证。
未虚增固定资产
在财务方面,媒体质疑康得新在厂房及生产设备上虚增固定资产。
康得新方面表示,该报道对公司的设备投资只认定了主设备投资,未包括辅助设备、安装调试费用等。康得新上述负责人打了个比方,“你买了个毛坯房,不能直接入住吧?你得装修,买家具家电,而这些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报道中还指出,康得新张家港生产基地厂房造价不超过1800元/平方米。对此,公司表示,工业厂房的建筑成本取决于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建筑结构类型、产品工艺需求,生产及存储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根据江苏省建设厅2009年颁布的《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等有关文件,张家港地处长江边,漫滩地质、钢结构普通厂房的造价为2700元/平方米~3050元/平方米,十万级净化厂房造价为3950元/平方米~4600元/平方米。由于预涂膜和光学膜对生产环境的洁净性、稳定性要求,康得新的净化厂房等级为百级到十万级。
关于自产基材(BOPP)外销,康得新解释说,为实现规模生产,降低固定成本,公司实行两条BOPP生产线同时开工,产出的产品部分自用,部分外销。由于2011年公司预涂膜的产量为2万余吨,BOPP需求量0.95万吨,2011年BOPP实际产量6.57万吨,故向江阴美达租赁BOPP生产线期间,部分BOPP基材自供,外销为主。
2011年底,在江阴美达由于自身原因被迫终止出租给康得新BOPP生产线后,康得新泗水子公司购买了两条大东南生产线进行BOPP业务。2012年两条生产线进行搬迁、安装调试,产能和质量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该年度产品部分自用,部分外销。
市场人士认为,我国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印刷的指导方针,以及中国作为显示产品最大的制造国及消费国、智能显示带来的高速增长,为康得新作为中国预涂膜行业的开拓者、世界预涂膜行业的领导者及中国光学膜的领军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证券时报 邹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