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出现一人管理8只基金之后,目前又再现一人管理7只基金的现象
继曾刚今年6月开始一人管理8只固定收益类基金之后,汇添富再现一拖七的“牛人”,基金经理吴振翔一人管理7只指数基金,其中4只是汇添富正在发行的行业ETF系列产品。然而,正是由于惊人的一拖多和基金经理交叉管理不同类型产品,汇添富的这些一拖多的基金业绩也着实让人难以心安。
“一拖七”惊现江湖
7月15日,汇添富旗下中证行业ETF系列基金开始发行,发行期至8月16日,该系列产品包括中证主要消费ETF、中证医药ETF、中证能源ETF、中证金融ETF4只产品。这是继华夏基金率先推出首个系列行业ETF之后的又一系列产品。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汇添富这4只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只有一位,即吴振翔,而此前吴振翔已管理3只指数型基金,即汇添富深证300ETF、汇添富深证300联接、汇添富上证综指。加上正在发行的4只行业ETF,目前汇添富旗下共有7只指数型基金,而这7只基金全部由吴振翔管理。尽管公募基金业中,基金经理一拖多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但一拖七仍然是业内非常少见的。
公开资料显示,汇添富旗下这位一拖七的基金经理吴振翔拥有七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长盛基金、上投摩根基金。2008年3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金融工程部总监助理。2010年2月起开始管理第一只基金汇添富上证综指,随后相继担任汇添富深证300和汇添富深证 300联接的基金经理。
尽管这7只产品并非主动管理的股票类基金,但一拖七仍然让人难言合理。我们看到,此前华夏基金推出的首个行业ETF系列产品包括了5只基金,总共由3位基金经理管理。相较之下,汇添富基金将旗下所有指数基金均交由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着实让基民不太放心,能力我们暂且不说,是否有这样的精力也是个问题。而从汇添富深证300ETF、汇添富深证300联接、汇添富上证综指3只基金的业绩来看,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0.27%、0.36%、-8.68%,均跑输同类平均水平。
一拖多频现汇添富
尽管“一拖七”在公募界已是少见,但对汇添富而言却并非最牛的。其基金经理曾刚更是“一拖八”。
资料显示,曾刚目前管理3只债券型基金和5只短期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包括汇添富可转债、汇添富多元收益以及6月份刚刚成立的汇添富实业债。
这位“一拖八”的基金经理曾刚在固定收益产品研究方面经验丰富,先后任职于多家券商及基金,2008年至2011年任职于华富基金期间成为该公司固定收益团队的顶梁柱,其管理的华富货币、华富增强债券、华富强化债券均表现出色,均名列同类基金前20名。
但是,2011年11月曾刚加入汇添富任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之后,就相继接管了旗下8只固定收益类产品。或许是由于一拖多分散了精力,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渐渐淡去,其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业绩似乎有些拿不出手。以债券型基金为例,汇添富多元A和C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3.98%和3.79%,低于同类平均涨幅4.53%。汇添富可转债A和C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3.22%和3.04%,同样跑输同类平均值,排在329只同类基金的第182位和第199位。理财基金方面,截止7月12日,汇添富21天、30天、7天债券等理财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排在同类基金中游或者下游。
即便如此,汇添富在二季度新发行的两只固收产品汇添富实业债和汇添富理财7天债券仍然无情的压在了这位基金经理的头上,似乎丝毫没有顾忌业绩的好坏。
除此之外,汇添富旗下另一名基金经理王栩还身兼股票型基金汇添富美丽30、混合型基金汇添富优势精选、理财基金汇添富14天债券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人才配备拖后腿
在公募基金人才紧缺的今天,出现一拖二、一拖三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甚至一拖四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不过在一家基金公司中多次出现一拖多,甚至是一拖七、一拖八,这多多少少让基民心里觉得不够踏实。有基民表示:“把这么多产品压在一个人身上,虽然产品有创新,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一个人管七八只基金压力恐怕还是大了些。”另一位基民则在微博上称:“汇添富基金固定收益部的状况,真是不容乐观啊。曾刚不是万能的,业绩招牌都快叫你们整稀碎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分析人士也表示:“虽然行业ETF系列产品是被动复制指数的,不存在选股择时的问题。但由于指数基金的跟踪指数可能有数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同时指数的成份股时常也会有调整,因此基金经理仍然需要对指数基金的准确性进行操作,以便更准确地跟踪指数的变化。”而对于固定收益产品,这位分析人士也指出:“如今市场环境和利率环境都是复杂多变的,固定收益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样需要时间去思考去管理产品。过多的产品压在身上,并不利于基金经理的发挥。”
事实上,汇添富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一直不落人后,无论是短期理财基金、T+0货币基金、行业ETF,还是已申报的多空杠杆ETF,汇添富都走在创新的前沿。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人才配备似乎有些“拖后腿”。在基金这个行业,人才才是根本,如果舍本逐末,即使有再好的创新产品,恐怕也难以发挥其优势。而汇添富理财基金近来的平平表现似乎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即使产品设计是首创,如果管理人才跟不上,先发优势并不能转换成规模、业绩,随时都有被超越的可能。
本报记者 刘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