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上证综指15日收报于2050点上方。针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的看法,究竟是市场中“鹰派”铁腕转型观点占上风还是“鸽派”保底经济增长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股市仿佛在与政策走向谈一场不对等的“恋爱”,根据政策一些细微变化调整自己的进退步伐,而市场对政策动向的解读似乎也陷入“迷魂阵”之中。总体而言,三季度可能是各项改革政策密集布局的时期,A股在这一期间仍存在回调空间,有业绩支撑的优质成长股是机构关注焦点。
政策走向牵动市场神经
“经济下行趋势将延续。”15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分析了上半年的数据后再度将全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7.5%。摩根大通也同步将今年GDP增速调到7.4%。这还不是最低的,有机构最低预计到6.5%。更让他们关注且重点预测的是:经济下行过程中的政策反应,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来自何方?
高层如何解决当前的经济难题近日已经成为各家券商研究机构的重点。在机构的宏观分析中,每次高层言辞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造成重大影响。而近期政策到底是“鹰派”还是“鸽派”?股市针对近期高层表态都有快速反应。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对当时银行间市场“钱荒”问题表态强硬,被认为是铁腕整顿,阵痛转型。这引发了市场一轮恐慌下跌。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市场受到此消息提振,出现一波反弹。
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机构投资者对高层表态关注度很高。一种解读是,6月中下旬的铁腕整顿金融,展示了去杠杆的倾向,政策属“鹰派”。所以经济没有底,市场没有底。另一种解读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金融“国十条”、高层近期的表态都提到要以稳增长为前提,“鸽派”意味较浓。
“应该关注政策边际变化的影响。”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李慧勇看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政策提前应对。稳增长的重要性将相对提升,这时候特别需要关注政策边际变化的影响。
“高层讲话最主要目的在于预期管理。”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经济增长“下限”其实是预期能否接受的问题,预期正在慢慢调低,从年初的7.5%,到前期的7%。预期管理的目的是避免经济主动减速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风险,这不仅是一种策略,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智慧里面的中庸之道。
三季度改革或密集布局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时伟翔认为,虽然打了左灯,但仍走右转的路。最近市场出现了政策放松和稳增长的预期,但经济向右转的方向没变。短期市场存在反弹空间,但是并不会改变A股中期震荡调整的趋势。当前,A股估值并没有完全反映出对于持续改革的预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A股仍会进一步回调,在三季度达到或低于前期低点的1900点。”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表示,希望未来数季度政府能够扶持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这样经济才能实现有效转型。
申银万国研究所预计,国家通过实施有助于国计民生和能够消化产能过剩的项目来对冲投资下滑,以稳定经济增长。结合十二五规划以及前期部署,申银万国研究所认为环保、轨道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棚户区改造等领域以及房地产有望成为主要的受益领域。
未来几个月里还会出现什么正面的因素?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无非是流动性、经济增长和政策。在汪涛看来,政策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政府能出台一些措施,一方面稳定增长和金融部门,一方面着手解决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市场信心就有望得到明显提振。汪涛认为,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发行更多政府债券或者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来源,从而为政府基础设施支出提供更显性、更具可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建立一个让银行逐步确认和消化不良贷款并补充资本金的机制;采取实际行动对过剩产能进行淘汰或重组,同时加快放开服务业;制定长远并且明确的计划,对土地使用权、财政、社保和户籍等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领域进行改革,以促进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当然,政府不太可能马上出台政策解决重大结构性问题。
不过,由于三季度将是改革政策布局的密集期。国泰君安认为,金融改革在诸多改革中阻力最小,排序最靠前,所以极可能只是系列改革的序幕。有四个领域可持续关注和提前布局:第一是限制产能过剩改革;第二是城镇化方式扩内需;第三是金融改革继续推进;第四是大环保这一转型抓手在实践中的推进。
机构掘金聚焦成长股
花相似,人不同。业内人士认为,在蓝筹股崛起带动大盘反弹后,市场质疑的声音增多,真实的业绩不只在蓝筹,更多的惊喜可能来自于创业板。
统计显示,创业板公司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已全部披露,355家公司中,199家业绩预喜,占全部创业板家数的56.1%。其中有76家连续三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近期蓝筹崛起与去年底的行情相比有明显不同。2012年12月4日行情启动至春节前(2013年2月8日),两个月的时间银行股傲视群雄,超额收益明显。但现在蓝筹仅是修复性行情,与去年底的行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相似处如大跌后的情绪修复,彼时对改革和增长满怀憧憬,此时对政策放松心怀期盼;不同处如彼时经济增长已经见底回升,经济复苏预期强烈,场外资金跃跃欲试,此时增长回落趋势确立,转型深入人心,RQFII-ETF溢价消失。
国泰君安表示,成长股估值有望再次“野蛮生长”,资金博弈将会加速估值扩张速度。电子、通讯、传媒、医药等转型政策相关领域是机构投资者关注重点。
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二勇认为,当前到8月是进一步筛选龙头和真假成长股时间点,“两个集中”(二线成长向一线龙头集中,新兴成长向消费成长集中)依然是最佳应对策略,对周期行业尤其是中上游周期行业仍不建议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