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中国煤炭行业巨头掀起的降价大潮已在全煤炭行业蔓延,其他煤炭企业也被迫应战,导致煤价一跌再跌,直到目前仍没有止跌迹象。而这背后的原因,除国内煤炭需求难见好转外,进口煤的冲击也不容小觑。为什么进口煤能挤压国产煤的生存空间?
尚普咨询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进口煤的终端成本低于国内煤炭成本,即便有17%的增值税,进口煤的价格仍然低,而这主要是由于进口煤的税费、运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较低造成的。
中国去年进口煤炭达到2.9亿吨,其中沿海电厂消化了超过六成的进口煤,因此电厂也成为国内外贸易商们的“战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煤炭贸易商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含褐煤)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进入2013年,这一趋势仍保持,1~6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
虽然目前国内煤价下跌较为厉害,但相比进口煤,仍处于高价地位。7月10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92元/吨;同时,截至6月28日当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报收78.89美元/吨。
同时,国内煤炭运输成本高昂。进口煤主要是海运,海运成本低,运输流程简单,因此同样发热量的进口煤则便宜的多。但是国内煤炭由于生产和消耗在地域上严重失衡,因此煤炭运输主要是铁路和水路,从而导致煤炭流通环节费用占煤价的50%左右,不合理的收费如代理费、点装费等又占到整个流通环节的一半左右,而且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寻租成本很高。
根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煤炭运输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煤炭运输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收费杂乱的现象。因此,运输过程中隐形成本太高,进一步挤压煤炭贸易商的利润,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终端煤炭价格的高企。